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愚公移山》的“对举”

《愚公移山》的“对举”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愚公移山》的“对举”

愚公的妻子献疑所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与河曲智臾说的“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毛,其如土石何?”是对举两句话。两句话的意思相近,语气却不同,目的则全然不同。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虽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臾呢,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已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的反问语气更重,简直就是嘲笑愚公无能了。对举之下,孰亲孰远便不言而喻。

文章中的“愚公”和“智叟”,是对举两个人物的名字。对举的名字如同拈来,却颇有深意。愚公动员了全家的力量,要克服山高且大、年老力衰、人员过少、工具简陋、运土路远等等一连串的困难,乍看起来真是“愚不可及”,然而他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在于他有着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于千千万万人和后代子孙;此外,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在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山不加增”,其见识远远高于一般人之上,可谓“大智若愚”。而“智叟”呢,只是以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恪守自然无法变更的死理,自作聪明,不仅认为自然条件无法改变,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无疑为“鼠目寸光”。

由以上分析可见,愚者本不愚,智者实不智。之所以颠倒对举,旨在加重对比的鲜明色调,同时加强讽刺的效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长江
月光
夏天的快乐
秋游
小草赞
雪花
月夜
南山公园变了
夏天的西湖
春天
小兴安岭欢迎你
春雨
雨趣
多彩的小湖
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美术教研组工作总结
初三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上学期政治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英语教学总结
2008年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政治教研组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工作总结
高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总结
第一学期美术总结
美术科组工作总结
尤轩宇:证券客户经理养猪
规模化养猪场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三股势力助推畜牧业信息化腾飞
浅谈职业中学畜牧养殖专业
养猪致富:不喂饲料 只喂牛奶
“养猪环保”神话是这样创造的
网箱养殖黄鳝收益大
浅谈池塘条件与养鱼水质
规模养猪 慎防早春猪流感
提高规模养猪场经济效益关键技术
茶在养羊中的作用
养殖奶山羊 四季发“奶”财
摩洛哥山羊爬树只为果实
雇主要学会“养鱼”
牲畜安全越冬措施要点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反思
一石激起千层浪──谈《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的小练笔
“香甜甜”的滋味──《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案例
重逢小树林──《唯一的听众》后续
理思路,说故事,提品位──《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感悟
就这样被感动──《别饿坏了那匹马》听后感
《唯一的听众》相关链接
老师,也要学会倾听──教《别饿坏了那匹马》后感
《别饿坏了那匹马》课后反思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反思
《别饿坏了那匹马》听课有感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反思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后记
让世界充满爱──读《别饿坏了那匹马》后感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