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3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文中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语感。
2、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从小就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故事──愚公移山。那就让我们在上课文之前,先回忆一下这个故事。请看 Flash《愚公移山》。
二、重点文常
1、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已经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的有关古代资料编写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文体: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种比喻性的虚构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带有讽喻或劝戒的意味。
三、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解释全文,有问题的一会儿质疑。
2、学生质疑,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
四、理解全文
1、愚公家周围环境如何?他为何要移山?移山有什么好处?(尽量用原句回答。)
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移山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移山有何困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困难有山高大、面积广、年老力衰、移山人少、运土石工具简陋,往返路途遥远。这样写的作用可以衬托出愚公移山的决心之大。
3、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眼前的,停滞的观点。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长远的,发展的观点。
4、思考:但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
明确: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5、思考: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
通过愚公和智叟的对比,再次表现出愚公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智叟不智,愚公不愚,“愚公”实“智”,“智叟”实“愚”,这正是寓言给两人取名的用意。
6、不是智叟一个人对移山产生了质疑,还有愚公的妻子,那么,愚公妻子的态度和智叟的态度是一样的吗?请你找找文章中的描写,比较分析。
学生讨论,明确:
愚公妻:
称呼:妻称愚公“君”(尊敬愚公)
语气:“以君之力……何?”(担心)
“且焉置土石?”(献疑)
智叟:
称呼:智叟称“汝”(轻视愚公)
语气:“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蔑)
“以残年余力……土石何?”(嘲讽)
7、这则寓言有何寓意?
明确:告诉人们,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任何困难都可战胜。
8、问:为什么用这个神话结尾?
讨论并明确:意在说明愚公移山的精神和行动惊天地、动鬼神,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9、全班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运用对比衬托手法,通过愚公的成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1、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2、练习册上的相关作业。
七、教学后记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愚公妻:
称呼:妻称愚公“君”(尊敬愚公)
语气:“以君之力……何?”(担心)
“且焉置土石?”(献疑)
智叟:
称呼:智叟称“汝”(轻视愚公)
语气:“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蔑)
“以残年余力……土石何?”(嘲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大地
- 垃圾桶
- 顽皮的小猴
- 围棋比赛
- 串门
- 寒假打算
- 羊妈妈生病了
- 大羊和小羊的跑步比赛
- 我家的饭店
- 晨练
- 小羊和大羊组织运动会
- 小猫
- 大羊和小羊
- 我家的饭店
- 我的老师
-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比较(1)
- 论会计的基本精神(1)
- “有限理性”理论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1)
- 第三只眼看审计(1)
- 全面收益观发展动态及其在我国的应用(1)
- 我国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
- 我国商誉会计理论重构研究(1)
- 高校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完善措施(1)
- 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1)
- 论我国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1)
- 研究内部控制审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1)
- 加强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的探讨(1)
- 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的提高和控制(1)
- 诚信是会计工作的命脉(1)
- 把握审计程序和审计实体 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总体质量(1)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与评析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案
- 《钓鱼的启示》教案
- 《夏夜多美》教案
-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 《美丽的小路》教案
- 《两只鸟蛋》教案
- 《小熊住山洞》教案
- 《失物招领》教案
- 《地球爷爷的手》教案
- 《借生日》教案
- 《要下雨了》教案
- 《两只小狮子》教案
- 《松鼠和松果》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