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诗经〉两首》重难点讲解

《〈诗经〉两首》重难点讲解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7

《〈诗经〉两首》重难点讲解

1、《关雎》:

⑴分析第1章(1~4句)的内容和写法: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水鸟雌雄和鸣,相呼相应,在那水中的沙丘之上,象是恋人同唱着欢悦的情歌一样。“关关”,形容水鸟和鸣,叠字象声;同时声中见意,示雌雄相应,彼此相关雎鸠,水鸟,据说它们“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开篇二句声情并茂:它以悠扬、平正之音,为全诗的“中和之美”定下基调;又以雎鸠和鸣起兴,所谓“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为以下正面抒写爱情创造了和谐的气氛,象征意味既深且浓。接下去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毫不突兀了。“窈窕”,连绵字,美好的样子,形容“淑女”;“淑女”,即好姑娘;“好逑”,就是好配偶。首章落实到:“美丽的好姑娘,正该同美好的男子配成双”,成为全诗的纲领,提摄全篇。

⑵第2章写的是什么?用了什么写法?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取河洲所见之物起兴。荇菜,多年生水草,夏季开花,嫩叶可食。长短不齐的水荇菜,或左或右,流动无方,隐喻求女之难,而求爱者的思想感情亦如波如澜,如荇莱之流动变幻,不正是钟情于那个“窈窕淑女”,连睡梦中都在寻求着她的形象的——那样一种倾心热恋的心态的绝妙写照吗?紧接“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由顶真过渡到“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情况就紧迫了,“思服”即思念,思念之情绵绵不断,而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语出反复,词为双声,说明耿耿长夜,卧不安席。

⑶第3章描写的是什么?采用什么写法?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接上章反复叠唱。“采之”、“芼之”,仅换一字,描画姑娘在水边一左一右地采摘、拔取荇菜,还是就眼前所见之景起兴,但气氛大不相同了,前写荇菜流动无方,状求女不得的忧思,此写采、拔荇菜之灵活自如,表示求女既得,当同她相亲相爱,同喜同乐。“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说弹琴奏瑟,撞钟击鼓,热烈喜庆,以示友爱与欢悦。“采之”、“芼之”,意有轻、重之别;“友之”、“乐之”,情景亦由浅入深。

⑷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这首诗抒写了男子向女子求爱,由思慕到庆婚的朴实的情感活动过程。

2、《蒹葭》:

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蒹葭》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爱着一位姑娘,她住在湖的对岸。青年和姑娘也许有过一段交往,也许只是偶然见过一面,但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她。在深秋的一个早晨,他来到湖边,思念起她来,思量怎样才能得到她的爱情。

⑵第一章的内容和写法: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是青年眼中的湖边晨景。湖边的芦苇已经霜变色,显得苍老发黄了,上面的白露已凝结成霜。这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湖边的萧索落寞,衬托着青年愁肠百结的心境。“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伊人”即“那人”,犹如现在人们对恋爱着的人说的“你的‘那个她(他)’”。这是一个亲昵的称呼。但这个“伊人”只是“所谓”的,表示并非真的已经是自己的情人了。甜蜜中带有苦味。“在水一方”,在湖的另外一边。这个“在水一方”有可远望而不可近求的意味。这两句诗,流露了强烈的思念和求而不能得的怅惘。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四句是由触景生情生发出的比喻。“从之”,去追求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一句是用走曲折漫长的道路来比喻费时而多阻难的追求方法。这表现了他爱的强烈深沉。“湖游”指游水过去,用来比喻直截了当地去见她,向她表示爱情。“宛在水中央”比喻他对伊人并不很了解,觉得她就像在水中一样,能见到她的影子,却总是不很真切。考虑到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行事,很可能会把事情弄糟,不但得不到她的爱情,那时连甜蜜的希望也会破灭,他不敢走这条路,真是左右为难。

之所以认为是“触景生情”的比喻,是因为曲折难行的湖岸,宽阔的水面,都是眼前的景物。他望着这景物,联想到自己面临的爱情道路和这景物十分相似,自然而然地拿它们来作比喻。这句既是生动的比喻,又是很好的景物描写。

⑶分析二三章抒写的内容:

诗的二三章与第一章相比,只换了几个字,但却使情节发展了,景物更具体了,所抒发的感情更丰富、更充分了。蒹葭由“苍苍”而“凄凄”而“采采”,不但写出了芦苇的颜色,而且写出了它的形态,芦苇的“茂密”加浓了湖边秋景萧瑟的气氛。白露由“为霜”而“未晞”而“未已”,白露原来已成霜,后又由霜化为露,露水又快蒸发干了。写出时间已由天蒙蒙亮到太阳出来好久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那位痴情的小伙子仍然在湖岸徘徊着,思念着,苦恼着。路由“长”而“跻”(路高)而“右”(右:迂曲),把路的难行写得更具体了。“宛在水中坻”和“宛在水中沚”写伊的身影扑朔迷离,正写出痴情青年忧伤徜恍的神情。

⑷这首诗的主题和写作特点。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纯朴、腼腆、自尊的小伙子怀着热烈的爱恋、真挚的情感,深情发出的爱的呼唤!

这首诗和诗经中许多篇章一样,采用了重章叠唱的方式,委婉而有力地抒发了那种久久占据心头,拂之不去,去而复来的惆怅忧伤的感情。生动的景物描写,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感情,也使情节发展得更丰富了。而触景生情的比喻,把由爱情困扰引起的种种情怀抒发得更婉曲动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月夜
雨趣
春雨
多彩的小湖
美丽的长江
月光
春天
南山公园变了
夏天的快乐
秋游
雪花
小草赞
小兴安岭欢迎你
夏天的西湖
《品德与社会》工作总结
2008年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政治教研组工作总结
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第一学期美术总结
高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英语教学总结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总结
美术教研组工作总结
美术科组工作总结
初三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上学期政治教学工作总结
牲畜安全越冬措施要点
养殖奶山羊 四季发“奶”财
“养猪环保”神话是这样创造的
提高规模养猪场经济效益关键技术
浅谈池塘条件与养鱼水质
规模化养猪场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尤轩宇:证券客户经理养猪
规模养猪 慎防早春猪流感
浅谈职业中学畜牧养殖专业
摩洛哥山羊爬树只为果实
茶在养羊中的作用
网箱养殖黄鳝收益大
养猪致富:不喂饲料 只喂牛奶
雇主要学会“养鱼”
三股势力助推畜牧业信息化腾飞
重逢小树林──《唯一的听众》后续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反思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反思
让世界充满爱──读《别饿坏了那匹马》后感
《别饿坏了那匹马》课后反思
理思路,说故事,提品位──《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感悟
“香甜甜”的滋味──《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案例
一石激起千层浪──谈《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的小练笔
就这样被感动──《别饿坏了那匹马》听后感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反思
老师,也要学会倾听──教《别饿坏了那匹马》后感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后记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反思
《别饿坏了那匹马》听课有感
《唯一的听众》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