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07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艾青的抒情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出示多媒体画面1。画面出现醒目红色课题及具有雕塑效果的怀抱乳儿的大堰河形象。)

师:诗歌是靠形象来表达感情的,所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发挥联想与想象,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人的感情。

(出示多媒体画面2)

学习目标:

1、体会诗人真挚的感情;

2、培养联想、想象能力;

3、训练朗读能力。

师:请同学们速读全诗,结合思考练习一,说说作者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

(生读约三分钟)

生:全诗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1至3节,是对大堰河的怀念;第二部分4至8节,是对大堰河的感激;第三部分9至11节,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第四部分12至13节,是对大堰河的赞美。

师:很好,请同学们记下来。

(出示画面3)

感情线索:

第一层次(1~3节),怀念与痛悼。

第二层次〈4~8节),眷恋与感激。

第三层次(9~11),同情与控诉。

第四层次(12~13),讴歌与赞美。

师:想一想全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生:通过叙事抒情。

师:对。现在我们深人研究一下这首诗。请一位同学朗读1至3节,同学们思考,这三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读1至3节)

生:介绍了大堰河的身份、地位。

师:与诗中的“我”有什么关系?

生:养育了我。

师:对。再看,第3小节诗人写了怎样的景象?

生:坟墓、故居的瓦菲、园地、石椅。

师:荒坟草盖,故居关闭,园地典押,石椅生苔……这是一种怎样的意境?

生:凄凉、衰败、荒寂。

师:这样的景象,寄托着人物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乳母大堰河的哀悼与怀念。从全诗看,此节是诗人的感情之水初流,该怎样读?

生:低沉、舒缓。

师:对,还要注意停顿。请同学们随我的朗读在书上标明重音、停顿。

(师读第3节,学生标注)

师:我们齐读一遍。

(生齐读第3节)

师:下面看第四节。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的生活。,同学们阅读这一节,画出诗人摄取到哪些生活镜头?哪一个是全镜头?

生:写了8个镜头,以“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为主。

师:很好!请同学们看屏幕。

(出示画面4。)

师:这么多镜头,用什么句式组接到一起?

生:排比。

师:运用排比有什么好处?

生:增强了语气。

生:突出了大堰河的形象。

师:对。又是用什么方法突出了主画面?

生:用了反复的手法。

师:突出了大堰河的什么特点?

生:慈爱。

师:这些意境巧妙组合,使内容丰富,重点突出。

请同学们看画面。

(出示画面5。大堰河怀抱乳儿,深情、凝重的画面。)

师:这就是主要的一幅画面。大堰河用她厚大的手掌……请你想象、描述一下大堰河的手。

生:粗糙的,有力的。

生:比较黑,骨节粗大。

生:很温暖。

师:是的,这双勤劳慈爱的手,使一个贫穷的家充满温馨,使这个被地主家嫌弃的孩子得到了母爱的补偿。这双手,就成了母爱的象征。请同学们联想一下自己,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母爱是怎样的?描述一个细节。

生:我生病时,妈妈细心照顾。

生:妈妈中午忍住瞌睡给我看着表,到点时叫我上学。

生:妈妈不舍得像别人那样买漂亮的衣服,省下的钱给我买了小提琴,买书,买鞋子,至今妈妈没有一件贵重的衣服和首饰……

生:冬天上晚自习回家,妈妈总是紧紧握着我的手,给我捂半天……

师:说得很好!母爱是真挚的、博大的,同学们的感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堰河。“我”在大堰河家里得到的就是这样细致周到的爱,而“我”与大堰河只不过是乳儿和乳母的关系。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同学们再看一幅画面。

(出示画面6。“我”回到家后的一个场景。)

师:同学们速读第5节,回答:“我”过上了什么样的生活?

生:富足、豪华、富裕、锦衣玉食……

师:从画面上看,他的神态怎样?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生:不开心。

生:痛苦。

师:诗中用的是哪个词?

主:忸怩不安。

师:“忸怩”怎样解释?

生:不好意思。

师:在这里的意思是生疏、不习惯、不舒服、不开心。为什么会这样?

生:因为这里只有丰富的物质,没有爱。

师:两幅画面结合起来考虑,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生:对比。

师:鲜明的对比。大堰河家贫穷,但充满爱,“我”家富有,但缺少爱。想起这些,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大堰河的什么样的感情?

生:感激。

师:对。大堰河流尽了她的乳汁后,又开始劳动,流她的血汗,同学们自读第7节。

(屏幕显示图7)

师:大堰河干的活又苦又脏又累,她为什么“含着笑”?

生:为能挣钱养家,高兴。

师:对!同时,也表现了大堰河纯朴宽厚的性格,如同祥林嫂,命运悲惨,但容易满足,靠双手吃饭,并无多求。诗人对大堰河是既赞美,又同情。齐读六个带“含着笑”的句子。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第8节,看哪个词可概括本节内容?

生:深爱。

师:哪些细节表现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生:切糖,贴画,赞美乳儿,做梦。

师:为什么说这个梦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生:是大堰河对儿子的祝愿。

师:对。她期盼乳儿长大成人,成才成家,生活幸福美满。这不是一个母亲最美好的心愿吗?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大堰河的梦实现了,她的娇美的儿媳亲切地叫她声“妈”,大堰河会怎样?

生:大堰河脸上乐开了花。

生: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高兴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地答应:“哎!哎!”

生:我想大堰河也许不是笑,而是哭。流着泪,说不出一句话。

师:想象得很合理,说明同学们理解人物能深入内心。如果这个梦能实现,该多好啊。但是,大堰河流尽自己的乳汁和血汗,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结束了悲苦的一生。老师读一读9、10节,同学们看看大堰河死后得到些什么?

(师读9、10节。)

生:微薄的葬礼。

(师用屏幕展示图8,大堰河墓。)

师:这就是大堰河墓。它多么渺小、不起眼。大堰河生前付出的何其多,死后得到的何其少啊!是谁造成了她的悲剧?

生:不公道的社会!

师:对。齐读11节。把诗人的憎恨之情读进去!

(生齐读。)

师:我们总结一下大堰河的形象。她出身贫苦,地位卑微,但有金子般美好的心,她勤劳、善良、纯朴、仁厚,像一座雕像,令人敬仰。这座雕像,永远矗立在诗人心中。让我们欣赏诗人呈给大堰河的颂歌。

(出示图9:大堰河辛勤劳作的身影。学生看图像,听录音。朗诵是浑厚、深沉的男声,配乐。)

师:这首热烈、深沉的颂歌,仅仅呈给大堰河吗?

生:还呈给他的儿子们。

生:呈给干千万万的大堰河。

师:也是呈给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可见诗人的感情升华了,扩大了。一个地主的儿子,却把心中最深情的颂歌唱给了千千万万的大堰河,扑向劳动人民的怀抱,这在30年代是难能可贵的。请同学们分析应重读哪些?

主:“一切的”“大堰河般的”“你的”“儿子”“敬”“爱”。

师:还要注意停顿。齐读一遍。

(生齐读诗。师出示图10。)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艾青的一首抒情诗,体会了诗人真挚的感情。整首诗通过一组组意象的排列,写了大堰河凄苦一生的片断,构成了由悼念到感激到控诉再到赞美的跌宕旋律,表达了诗人爱憎分明的感情。

(重新出示画面1。再次呈现题目及大堰河的形象。)

师:30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艾青,曾激动他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纳河,埃及有尼罗河。我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有大堰河!”许多人也的确以为大堰河是一条河的名字。是的,如果把艾青半个世纪的创作看作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大堰河就是它永不枯竭的源头。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课后应学生要求当场播放全诗录音朗诵,学生深受感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爱,是生命的力量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读书收获
花儿努力地开
精彩的演出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畅谈荣辱观
读《瞧,这群俏丫头》有感
读《赶花》有感
感恩的心-读<<双麂战狼>>有感
让爱永恒——读《那声“爷爷”》有感
真正的美——读《居里夫人传》后感
上帝太爱他们了
观电影《开国大典》有感
可爱的奸雄
发挥统战工作优势   促进**
*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
医院迎春晚会开篇辞
全市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工作会议材料
以先进性教育推动环保工作
公安×局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公司销售部合同签订会会议发言稿
某某同志在某某县挂职锻炼期间的基本情况
浅谈检察机关如何实现执法形象的转变
凝财聚力 加快建设推进农村公路上档升级
观察感悟表达  优化作文教学
农村信用社公文主题词表
云梦县文明城市建设电视专题片脚本
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
把握机遇 开拓创新 推动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基于专利申请指标的西部上市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美国校内司法制度中学生权利保障问题研究
关于我院教考分离的现状和改进方法
浅析ATM的安全问题
浅谈将3S中心教学模式运用到高职英语教学中
论税收成本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乐凯胶卷之竞争战略及策略[2]
证券投资犯罪问题研究
什么样的人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
生态税收论
浅谈工会维护教师权利的作用
浅谈高校与大学生契约关系的构建
关于完善高校学生权利救济机制的理性思考
浅谈高校学生权利与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行道树》课堂实录
《第一次真好》教学实录
《行道树》课堂实录
《行道树》教学反思
《行道树》课堂实录及点评
《行道树》教学案例
牵一发而动全身──《行道树》教学案例片段
《短文两篇》教学笔记
从悲凉中找点亢奋──《行道树》教学有感
寓言与童话的区别
《行道树》课堂实录
我是这样教《行道树》的
《行道树》一课的教学反思
挣脱传统的藩篱──由课文《行道树》引出的思考
《第一次真好》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