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3
《荆轲刺秦王》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是古文单元,第二课是《荆轲刺秦王》。学生刚升入高中这是他们遇到的第一篇比较长的古文,学生学习学习这么长的古文还不是很能适应。翻译课文很重要可是上课如果只是串讲点拨重点字词的话恐怕都到不了第二课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就都没有了。要讲到“廷刺秦王”一节时,课前我写了一段仿古的小段,以备学生上课讨论,正是这个小段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上我问到:为了表现荆轲的勇敢作者是如何刻画荆轲的。学生找到了14段:“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学生分析了这段中动词的使用很精彩,这时我在大屏幕上显示我预先写好的一段,“轲未至秦王之身,秦王惊愕而尽失其度,自引而起,绝华服袖,且欲奔至殿下,方是时,秦王欲拔剑,剑长无以拔,操其室呼曰:‘为之奈何,为之奈何?’时恐急,剑坚,惶急,不知所为,故不可力拔以击轲。”学生很好奇顺口问道作者是谁,为了不露馅,我说道这是后人在看到《战国策》这段时进行了一下改动。我们进行一下对比,你认为这两段那一个更能表现荆轲的性格特点。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有的说原文好因为短而有力动词很紧凑,有的学生说后人写得好,因为将秦王的慌乱写得很生动,更能衬托荆轲的沉着和勇敢。学生争辩起来,课堂开始打破了沉寂,学生中有的还用这篇文章的总体风格来解决这个问题。我总结过后,补充了了一句,刚才你们争辩的这个“后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下教室比刚才更“热闹“了,在这种“热闹”中我小小的虚荣心竟让学生给勾了出来,下课后学生围着我要把刚才上课时展示的那段话抄写下来,我也有了自己的“粉丝”。课后回到办公室,我静静的想其实老师工作不仅是在教学中得到学生的尊重,更多是也在教学中得到一种满足得到一种崇拜,这样学生也会在这种崇拜中会更好的接受知识,运用知识。
在学校走廊上悬挂着一幅宣传画,在夕阳的映衬下衬出几个大字“教师的成功就是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谁创造了这几个字已经不可考了,但这几个字就像它的作者一样同样是一个不可解的迷。我试着猜想过,教师的工作是要创造优秀品质的学生,难道学生是教师值得自己崇拜的人?这个思维逻辑的结果让我自己都笑了。但这几个迷一样的字从我上班以来就吸引着我,也许某个不经意的一天这个迷就会被我不经意的解开吧。
但是这也许是一种教学中的观点,能值得自己崇拜的人身上必然是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身上发现自己应该学习的东西,这难道不是教学中的观点:教学相长。
上班后一次与一位退休老师的聊天竟然让我有所领悟。创造出使自己崇拜的人的第一步就是要创造出崇拜自己的人。曾经与一位退休的老师谈天,他讲起了他上课时的一件趣事。有一次上课学生不是很感兴趣,他将讲解的短诗写在了黑板上,在黑板的另一侧他寥寥数笔勾勒出了一幅简笔山水画。学生没有想到自己的老师如此的多才多艺,而且从此他多了很多的“粉丝”。看来老师不仅要得到学生尊重,最好是得到学生的崇拜。可是本人一不会吹拉二不会弹唱,上课时倒是引经据典偶吟诗句,但是如果是数学老师的话可能会让学生感觉老师很有学问,但是作为语文老师这就是很平常的事了。这个问题有些难,但机会往往就在平时的讲课中,而且是悄悄来到你身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照片上的故事
- 这儿真美
- 这儿真美
- 绍兴的蝙蝠洞
- 塔山游
- 美丽的学校——遂城一小
- 上海科技馆
- 参观维达纸厂
- 家乡的高山台
- 上海外滩
- 迪斯尼乐园
- 家乡的人民广场
- 这儿真美
- 游万花园
- 愉快的春游
- 有关避税行为非法性原因分析
- 论析改革创新促发展——关于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 关于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浅探
- 关于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及建议
- 关于城市竞争力及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思考(1)
- 虚拟经济不能离实体经济太远(1)
- 国际贸易摩擦新时代与中国经济政策调整(1)
- 特定行业的《反垄断法》适用研究(1)
- FDI对产业安全影响的文献综述
- 美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状况分析及给我们的启示(1)
- 谈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经营管理(1)
- “以就业为导向”教育模式的理性思考
- 关于对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再思考
- 整合资源 打造平台 加快版权贸易发展(1)
- 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就业的关系
- 纳兰性德生平简介
-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 《秋思》改写
- 读《泊船瓜洲》有感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 穷苦诗人张籍──张籍生平简介
- 王安石生平简介
- 乡愁──读《秋思》有感
- 秋思
- 改写《泊船瓜洲》
- 改写《长相思》
- 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