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梁实秋晚年散文情更浓
曾经,一部《雅舍小品》令近现代文学大师梁实秋以散文圣手著称,近日,江苏文艺出版社推出又一部梁实秋散文集《槐园梦忆》,其以收录梁实秋晚年14篇散文佚文而引发文坛关注,且这些作品均系首次在内地公布。
该书编者张昌华与梁实秋的二女儿梁文蔷相熟,他介绍说,这14篇佚文均为梁实秋去世前两三年所作,散见于美国的华文报纸以及中国台湾的报刊上,身在美国的梁实秋大女儿梁文茜将这些作品搜集起来,由梁文蔷转交内地出版社出版。在此之前,内地最全的梁实秋散文的版本是上世纪90年代初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4卷本《梁实秋散文》,此版本也收入了他晚年在中国台湾、在美国时的一些散文,但未包括这14篇佚文。
记者注意到,梁氏晚年所写的这些散文内容依然非常丰富,有关心民瘼的《民以食为天》,开启民智的《闲话英语》,养生益年的《早睡早起》、《八十岁与八百岁》,以及由生活琐事联想到文学创作的《萝卜汤的启示》等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3篇怀人文章。
《忆周老师》,是其追怀他小学业师周士先生。梁实秋在文中弘扬周老师爱才更重操行的懿德。《忆李长之》则显露梁实秋宅心仁厚的襟怀。1933年左右,已负盛名的梁实秋是青岛大学教授,刚由清华大学毕业的小青年李长之在报上发表了一篇批评梁实秋的《偏见集》,指责梁实秋“缺乏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作为文学批评的准绳”。而梁实秋则认为“很有见地”,他在文中说:“经他这一指点,我以后思索了好几十年。虽然我的文学观至今未变,我却很感激他的批评。因为有此一段因缘,我以后和他成为很好的朋友。”其姿态应令当今某些当红作家汗颜。另一篇怀人长文《关于老舍》,洋洋洒洒5000字,追述了抗战时期他们在重庆的生活往事,以及老舍一生的坎坷遭遇,充满发自肺腑的怀念与感叹,同时表达出梁实秋对“口号式”文学政策的反感。
张昌华认为,相比梁实秋散文早年“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风格,其晚年作品感情表达更为浓烈、炙热,不再旁征博引,而是人生感悟自然流露,但其“雅洁”的文调则一如既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迷人的秋天
- 我爱秋天
- 别开生面的“斗鸡”赛
- 我是一个好孩子
- 好一片火烧云
- 校园一角
- 我的奶奶
- 有趣的乌龟抢食
- 爱心无价
-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
- 第一次买东西
- 和谐的大森林
- 秋天的果园
- 我的小鸟
- 我学会了洗碗
- 外在奴役下的内在自由——基督教对自由观念的贡献
- 城市轨道交通折返线相关问题研究
- 轨道走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现浇箱梁施工技术
- 成都的现代化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
- 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及定义研究
- 面向21 世纪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
- 传统与现代的衡平:熊彼特思想述论
- 地铁火灾事故下的安全疏散
- 关于民主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 重庆轻轨盖梁支座锚箱安装及测量
-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优化
- 成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经营
- 综中国特大城市轨道交通述系统的研究与发展
- 建构国家主权原则:一种文化路径的分析
- 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探索
- 《赵州桥》课堂教学评析
- 《翠鸟》教学设计之三
- 《翠鸟》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 《火烧云》课堂实录
- 《找骆驼》教学设计之一
- 《赵州桥》教学设计之二
- 《赵州桥》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 《翠鸟》导读
- 《翠鸟》教学设计之一
- 《赵州桥》教学设计之三
- 《翠鸟》
- 《翠鸟》教学设计之二
- 《翠鸟》综合资料
- 《女娲补天》综合资料
- 《找骆驼》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