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导出神舟完美轨迹──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于志坚素描

导出神舟完美轨迹──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于志坚素描

通讯员 李华泽 李筱梅 特约记者 刘 程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的所长于志坚,今年45岁,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总设计师中最年轻的“少帅”。他有一份骄人的履历:率队创建技术先进、性能稳定的新一代 S 频段航天测控网,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1次;为“神舟”飞船遨游太空,立下汗马功劳。

放“风筝”的人

32岁那年,于志坚年轻的肩头挑起测控通信系统总体方案设计论证重担。

如果把航天器比作“风筝”,由遍布国内外的测控站和分布三大洋的远洋测量船构建的测控通信系统,就是牵住风筝的那根线,而设计这个控制系统的于志坚,就是放风筝的人。其总体方案的设计水平高低,直接决定航天测控网的水平及我国航天测控技术的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自信的于志坚和同事们创造性地提出:发展 S 频段统一测控通信系统,采用“透明工作方式”,实现两个面向:一个是网管中心面向测控站的透明监视和远程控制,另一个是任务中心面向航天器的透明监视和控制。

1995年5月,方案评审会。

于志坚作了两个小时主题报告,详尽阐述载人航天测控网系统总体方案。天才的设计,赢得各路权威的赞许。

一支笔牵着几千万元

总体设计不在于单项指标的先进,而在于怎样将不同的简单的单元组织起来发挥最大的作用。总体设计人员一支笔,“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动辄就是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花费。

在载人航天活动中,美国在全球布下20多个载人航天测控站,仅每年的操作管理费就要消耗3.5亿美元。俄罗斯则利用辽阔的地域优势,从堪察加半岛到克里米亚半岛布了15个主要测控站,还有11艘测量船参与其中。

这些,中国显然都做不到。

为了让我国的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系统达到最大的效费比,于志坚绞尽脑汁,另辟蹊径,织就中国人自己的“飞天网”,为国家节约近亿元的经费。

一次近乎完美的飞行

从“神一”到“神五”,测控通信系统的方案不知经过多少次大大小小的修改和完善,每一次于志坚都要带领全体人员通过各种试验,解决发现的各种问题。

2002年,在载人航天工程第四飞行任务中,发现飞船工程遥测错码问题。于志坚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大量富有成效的理论分析论证和研究,拟制遥测终端比对、灵敏度测试、终端性能测试等试验方案,分析比对上千行试验数据、编制多个仿真程序,编写分析报告,准确做出研究结论。这项研究报告故障定位准确,机理分析清楚,为“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正常运行、安全返回消除了技术隐患,发挥了关键作用。

“神五”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临近发射前几天,基于对航天员绝对安全的考虑,部分专家提出空间碎片对飞船影响的问题。于志坚组织专家对空间碎片对飞船可能造成碰撞的问题进行精准计算,为指挥部决策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也是在临近发射前夕,由于热带气旋造成的恶劣海况,位于南太平洋的远望二号测量船建议推迟发射计划。于志坚与气象专家进行深入讨论,提出对船位进行适当调整后按计划执行任务的技术意见,保证了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按计划顺利实施。

在于志坚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被业内人士誉为“一次近乎完美的飞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同桌,唉!
我的妈妈
我的同桌
贪吃的同学
家有“贤妈”
班级“之最”(二)
我的“怪‘朋友
我的同桌
俺班有唐僧
我这人呀……
我的同桌
最难忘的一件事
手上的母爱
浅议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未来趋势
探析交通工程施工管理方法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分析
电气安装中强电施工的方法与措施探讨
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考
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及重要性
关于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探讨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控制管理
分析建筑工程监理及施工技术管理
试析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浅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有关绿色建筑项目管理的思考
论智能建筑弱电安装工程的管理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对建筑机电安装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之四
《永远的白衣战士》教案之二
《永远的白衣战士》教案之三
《公仪休拒收礼物》练习设计
《“番茄太阳”》教案之一
《祁黄羊》教案之二
《“番茄太阳”》教案之三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之三
《“番茄太阳”》教案之四
《“番茄太阳”》教案之二
《永远的白衣战士》说课材料
《人类的“老师”》教案之一
《永远的白衣战士》教案之一
《祁黄羊》教案之一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