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15
《〈诗经〉两首》教学杂谈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强烈的问题意识是积极思维的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美国的教育家布鲁巴克曾经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2、走进新课程,我们的许多老师也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并试图从教学上加以改进,但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课堂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学生仍然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他们的问题意识仍然没有培养起来。
学生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两种典型形式:第一种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第二种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让学生敢于问
1、消除学生迷信盲从的心理定势:
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必须首先放开学生的手脚,摆脱“唯书”“唯上”的桎梏。特级教师宁鸿彬在长期语文教改实践中,提出了“三不迷信”:第一不迷信古人,应当对古人的观点有所补充和发展;第二不迷信名家,可以提出与名家不一致的看法;第三不迷信老师,勇于发表不同于老师的意见,和老师争论。这学期,在高一年级上第一节课时,我就对学生说:“今年虽然已是新教材使用的第二年,虽然教材中的选文、注释都经过许多专家、学者的审定,但因时间仓促,错误在所难免,请同学们做一个‘纠错高手’。”在文言文教学中,我还把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设为“注释指瑕”,结果学生真的发现了不少错误:如《氓》中“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中“匪”注释为通“非”,有的同学指出“匪”有“不是”的意思,譬如我们常见的“匪夷所思”“受益匪浅”等,所以“匪”不是通假字;“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中的“载”注释解释为“动词词头,无意义”,有的同学也提出疑问:“‘载歌载舞’中的‘载’解释为‘又,且’,为什么‘载笑载言’中‘载’不能这样解释呢?”;
〖以教科研为先导,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
1、扩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学习过程。具体来说就是“预习──展示──反馈”这样一个学习过程,老师们课堂上讲的比以前少了,但课堂容量并没有减少。李朝晖老师在总结中写道:在学习《采薇》一文时,我先下发学案让学生课前预习,然后让学生课前组内交流,课上直接由各组上各组黑板展示学习成果。从“写出几句你所知道的与乡愁相关的诗句”一环节的展示中,每组都提供了至少7个答案,而且,因为每组课外涉猎、积累的不同,六个小组符合标准的诗句加起来超过了20,这样的一个容量,如果让老师自己去找,不仅费事,而且不可能在课堂上同一时间内集中展示出来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信念》有感
- 读《如果麦子没有考验》有感
-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 读《石娃》有感
- 平安是福值千金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 读《我们的错误》后
-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 读《王羲之练字》有感
- 读《合欢树》有感
- 读《忏悔》有感
- 观《暖情》有感
- 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
- 父爱是一座山
- 读《勇敢是母亲的本能》有感
- 绿色批评的“魅力”
- 日本中小学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象山教育思想研究
- 艺术丑在中国的发展演变
- 浅谈网络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计
- 试析偶遇还是必然?——当代设计思潮与中国传统美学当议
- 浅析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批判意识
- 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
-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素质教育的体现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
- 前卫现代艺术和广告设计文化的传达
- 论校园网在中小学的应用与建设
- 对“文学终结”问题的再认识———兼论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 中国油画的个性化意识之我见
-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与现代环艺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三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三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四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九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八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六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四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