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君既若见录”解
《孔雀东南飞》中有“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句,历来不少注本都未详为作释,目前所见解释得比较详细的本子,大致有以下几种:
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上编第一册:“君既”句:既然蒙你永远记得我。见,蒙、被。录,记得。北京大学《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君既”二句:“见”,蒙、被;“录”和“记”解。此二句言“既然蒙你永远记着我,过不多久就希望你来接我。”十三院校协作编写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君既若见录:既然蒙你永远记得我。见:被。录:收录,引申为记念。
以上这些解释从文意上来看,是通畅的,然落实到每个字,就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如将“既若”解为“既然”,这和当时的语言情况不合。在当时,“既”一字就有“既然”的意思。这有同诗“君既为府吏”句可证。“既然”作为一个复音词,这是很晚才有的事。
另外,从诗歌的节奏上看,“既若”解作“既然”也显得非常别扭。因为全诗都是五字句,每句的节奏都是二字一拍,三字一拍。“君既若见录”当读成“君既──若见录。”这样的节奏正与“君既──为府吏”,“君当──作磐石。”句同。如将“既若”解作“既然”势必将一个词拆在两个节拍中,或势必一反“二──三”的节奏为“三──二”的节奏,这就和全诗的其他诗句极不协调。
故愚以为,“既”当作“既然”解。不过这样一来,对照前面几家的解释,“若”字就无着落。因此愚又以为,“若”当作“如此”讲。
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若”字条下:《史记·礼书》正义曰:“若,如此也。”
《书·大诰》“尔知宁王若勤哉!”若勤,言如此勤也。
《荀子·礼论》“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言如此者必死,如此者必害也。
“若见录”也就是“如此见录”。
其二,如将“见录”之“见”解作“蒙、被”,充当被动句的标志(有人亦称为表被动的助动词),那么整个句子也相当费解。因为“君既若见录”句的主语应是“君”,也就是指焦仲卿,而被动句的主语决不应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相反,主语应是动作行为的受事者。如:“盆成括见杀”(《孟子·尽心下》),那么,“见杀者”乃是“盆成括”;“爱人者必见爱也,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兼爱》),那么,“见爱”的乃是“爱人者”,“见恶”的乃是“恶人者”。同样的道理,“君既若见录”只能理解为“君既然如此被记念。”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解成“既然蒙你永远记得我。”
因此,愚认为,这里的“见”不当作为表被动的标志,而是表示对他人所发出的动作行为的接受,可以用“我”字来对译。正如吕叔湘在《文言虚字》里所讲,“见”有代“我”字的作用。这类用法,在古籍中并非罕见,如:
《文选·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慈父见背”,即“慈父背我”,也就是“慈父离开了我(去世了)。”
《文选·与山巨源绝交书》:“加少孤露,母兄见骄。”
“母兄见骄”即“母兄骄我”,也就是“母亲兄长把我骄惯了。”
《南史·庚悦传》:“岂能以残炙见惠。”
“见惠”即惠赐我。”
“君既若见录”中的“见”也应解作“我”,即指刘兰芝。
这样,我们再来看“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就很顺畅,意为:“你既然如此记念我(或可译为“不忘我”),那么过不多久就希望你来(接我)。”
如此解释,与全诗意思珠连璧合,因为焦仲卿在得知母亲驱逐爱妻时,就对刘有过一番表白:“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待刘兰芝被迫离开焦府时,焦仲卿更有一番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面对焦仲卿的耿耿誓言,在这种两心依依、难舍难分的情况下,刘兰芝说出:你既然如此记着我(或作“不忘我”),那么过不多久就希望你来(接我)。”这番话,也是合情合理的。
最后顺便提及,诗的下文还有一句“府吏见丁宁”。此句中之“见”,不少注本都解为“被”或“加”,愚认为,此“见”亦应解为“我”。“府吏见丁宁”即“府吏丁宁我”,因为解为“被”在语法上讲不通,理由上同。解作“加”又与“丁宁”重复,因为“丁宁”本身就有“再三叮嘱”之意,用不着前面再来一个“加”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
- 节
- 穿过它,生命从此壮美
- 良师涌现,愿芬奇辈出
- 意地生活
- 陈伊玲的故事
- 意地生活
-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 奇画蛋的启示
- 想天空
- 意地生活
- 扎实实打好基础
- 意地生活
- 陈伊玲的故事
- 月泻树丛中
- EM菌调制秸秆饲料技术
- 浅谈利用脑神经兴奋规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 建构理论统计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 生物信息学新进展
- 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
- 如何上好数学课
- 浅议如何选择合适的审计统计抽样方法
- 试论高等教育行政纠纷解决机制探究
- 浅论统计学中的统计思想
- EM原液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试验
- 探讨物理教学应注重审美观念的培养
- 论 惯 性
-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与形式
- 惯性大小的另一种理解
- OECD主要国家软件业发展概况
- 《影子》
- 《比尾巴》备课资料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三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七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五
- 《影子》第二课时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二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影子》备课资料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比尾巴》片断赏析之一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四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一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