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守节者谁?
《孔雀东南飞(并序)》中有:“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课文注释将“守节情不移”译为:“遵守府里的规则,专心不移。”将守节者看作府吏焦仲卿,窃以为此说不妥。
首先,从词义方面考证,守节者应是刘兰芝。“守节情不移”中的“情”可释为“爱情”或“感情”,问题的关键在于“节”和“守节”作何解释。课文注释将“节”释为“规则”,将“守节”释为“遵守府里的规则”,笔者查遍手头的字词典,均无与这相同或相近的义项。《汉语大字典》有将“节”释为“礼节”之义项,《论语·微子》:“长幼之节,不可废也。”《汉语大词典》有将“节”释为“礼节”之义项,《礼记·文王世子》:“众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圣焉。
”郑玄注:“节,犹礼也。”《汉语大词典》有将“守节”释为:“特指妇女谨守礼节,能尽妇道。”之义项,《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旧唐书·列女传·楚王灵龟妃上官氏》:、丈夫以义烈标名,妇人以守节为行”。《辞海》有将“守节”释为:“旧指妇女谨守礼节,能尽妇道。
”之义项,其例句恰为:“古乐府《孔雀东南飞》:‘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通过查证可见,“守节情不移”中的“节”应释为“礼节”,守节者均指妇女,诗句中的“守节”应释为:“此指妇女谨守礼节,能尽妇道。”全句应译为:“(兰芝我)谨守礼节,能尽妇道,对爱专心不移。”
其次,从上下文分析,守节者应是刘兰芝。其上文为:“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教参》认为,这是运用铺陈的手法,意在强调刘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既然如此,那么刘兰芝谨守礼节,能尽妇道当是顺理成章之事,只有将刘兰芝看作守节者,才能与上文吻合。
其下文为:“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既然刘兰芝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而且谨守礼节,能尽妇道,那么只能说明“君家妇难为”,所以她认为“徒留无所施”,自请“及时相遣归”。可见,将刘兰芝看作守节者,又可照应下文。
纵观全节(全诗第二节),写的是兰芝自诉,自请还家,而课文注释认为守节者是焦仲卿,这样就在写兰芝时硬插入了一个焦仲卿,使上下文不能连贯,割裂了内容上的统一。
或以为,“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两句中,下句承前省略主语“君”,所以“守节情不移”写的是焦仲卿。我以为,非也。这两个句子并非共戴一个主语“君”,在古汉语中存在着下一个句子暗换主语的现象。例如:《论语·阳货》:“将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下句“取瑟而歌”的主语是“孔子”,而上句的主语是“将命者”,即上句的主语“将命者”在下句暗换为“孔子”。《教参》认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上句的主语“我”,在下句暗换为“他”(指高太尉)。据此,我认为,“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两句也是暗换主语之句,即上句主语“君”在下句暗换为“我”(指兰芝)。
或以为,将守节者看作刘兰芝,会造成“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前两句与后两句逻辑关系上的颠倒。我以为,古诗在传抄过程中可能造成诗句的顺序颠倒,四句的顺序似应为:“君既为府吏,相见常日稀,贱妾留空房,守节情不移。”这样,既交待了兰芝“守节情不移”的背景,又能与下文仲卿所言;“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相照应,说明焦母所言:“此妇无礼节”纯属莫须有之词,从而更能突出刘兰芝谨守礼节、能尽妇道和忠于爱情的性格特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学生看奥运比赛(十三)
- 奥运之“神”
- 中国女篮加油啊!
- 人
- 奥运福娃来我家
- 为奥运加油
- 奥运首日金牌赛事
- 畅想奥运
- 小学生看奥运比赛(四)
- 我跟奥运真有缘
- 我爱奥运
- 敲“锅”打“盆”迎奥运
- 一件感人的事
- 小学生看奥运比赛(十一)
- 骄傲是失败之父
- 生活空间的未来模式
- 葡萄酒与冠心病之浅见
- 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1)论文
- 国企经营者年薪制理论与实践面观
- 本科毕业论文--试论我国企业诚信缺失与重构
- 关于开展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工作的通知
- 三峡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方案及工艺研究
- 中国行政程序法立法展望(上)(1)论文
- 论火灾的危害性
- 创新—室内设计必由之路
- 与国际接轨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 优化设计理念 着意品牌战略
- 浅论行政行为形式效力之完全公定力(1)论文
-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浅谈
- 居环境-简论自然回复的简约主义
- 《詹天佑》教学设计2
- 《詹天佑》教学设计5
- 《詹天佑》教学设计
- 《草原》一
- 《詹天佑》教学设计6
- 《詹天佑》语文实践训练设计
- 《草原》一课导入
- 《詹天佑》教学设计7
- 《草原》五
- 《詹天佑》教学设计4
- 《詹天佑》教学设计8
- 《詹天佑》教学设计10
- 《詹天佑》有感
- 《詹天佑》有感
- 《詹天佑》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