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苏轼的赤壁

苏轼的赤壁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苏轼的赤壁

高考考生

风飘飘,水飏飏,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之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督都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叟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

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纪缅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情怀。

“扬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的不朽。

赤壁因苏轼而光茫四射。

赤壁,只属于苏轼。

(2004年福建省高考满分作文)

【点评(福建省南安市国光中学 吴智勇)】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故垒写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以抒胸中块垒。这是一段为中学生所熟知的文坛掌故,写进作文中本毫无新意,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赋予旧材料以新的思考角度,来抒写自己对苏轼的理解,这充分体现出了作者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语文的用心程度,同时也告诉了下届考生这样一个道理:只要用心积累,对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加以创造性的运用,足以应对高考作文了。

文章开头即创设了一个清秋黄昏泛舟赤壁的情景,直接入题;紧接着联系苏轼,点出苏轼与黄州赤壁的密切关系,衔接紧密,与文题“苏轼的赤壁”照应自然;接着糅合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有关语句,嵌入巧妙,也为下文做好铺垫;紧接着以苏轼在黄州的政绩来证明苏轼在赤壁边上的顿悟,再以余秋雨《东坡突围》中的“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过渡,照应严密;由于有了上文对苏轼顿悟的铺写,李清照、柳咏、李煜的愁绪,便反过来衬托出了苏轼“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和“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这几处引用显出了作者的作文功力;最后,排比句式的运用让文章拥有了一个漂亮的结尾,“赤壁,只属于苏轼”,更让整篇文章显得结构圆合。文章虽然在内容层面上略嫌不够充实,但能够如此娴熟地将所学的知识融为一体,难道不足以让这篇作文获得满分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假如我是一颗水滴
小制作--坦克
美丽的雪花
我的邻居
日记一则
眼睛、耳朵、鼻子和嘴
我是一朵小雪花,
认错
快乐的拼句游戏
认错
给伊拉克小朋友的一封信
今天,母亲节
到芗客隆购物
庆祝会
神奇的黑板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
试论学生自我评价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试论高职生管理与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
关于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绩效管理研究
关于行业的职业教育指导职能分析
试论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思考
关于《人才规划纲要》引领下的西部高技能人才培养
关于高职英语教师素质的构成及提高途径
关于中职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思考
试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关于现代社会职业女性角色变化与价值选择
关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的历史与现实
试论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的关系之辨
关于职业教育课程本质的多元论思考
关于后危机时代韩国大学生就业对我们的启示
《琵琶行》教学设计
《琵琶行》教学设计
《琵琶行》教学设计
《马嵬》(其二)赏析
《琵琶行》课堂实录
《琵琶行》教学设计
《琵琶行》教学杂谈
《琵琶行》课文赏析
《李商隐诗两首》有关资料
说《琵琶行》
《琵琶行》课文导入
人之常情是解读作品的钥匙──《琵琶行》教学后记
《琵琶行》教学设计
《琵琶行》教学设计
咋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探究性学习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