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蜀道难》诵读提示

《蜀道难》诵读提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蜀道难》诵读提示

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这首诗言蜀道之险,有“风人之义”,咏叹的意味尤浓,诵读时必须把握这个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下面试分层加以解说:

1、“噫吁嚱……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

嚱”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调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捫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4、“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喟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5、“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6、“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读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

7、“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

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眼中的妈妈
考试时刻
20年后的世界
我的爷爷
饱满的“向日葵”
春姑娘来了
漫话寒假生活
提到泪,我也累了
母爱深深
以棋达意,献给母校百年华诞的礼物
有趣的拍卖会
蜡烛与电灯
秦始皇兵马俑见闻
星球大战
《青少年法制教育》观后感
试析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大学生党建网络平台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培养模式探析
浅谈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析
试析中外联合办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简析台湾《师资培育法》对我国大陆地区教师教育的启示
试析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试论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思考
试析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理念革新
试论普通工科院校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浅析哈佛大学的办学之道
试析构建学校特色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简论年轻教员课堂教学语言书面化趋势分析及对策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兼职辅导员工作思路的创新
试析民族院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品格教育的策略研究
试析高职订单教育模式的实施与思考
《岳阳楼记》的文体
读《岳阳楼记》有感
《岳阳楼记》课文翻译
读《岳阳楼记》后有感
《岳阳楼记》写作借鉴
《岳阳楼记》课文评点
《岳阳楼记》通假字
《岳阳楼记》字词活用
《岳阳楼记》语句特点
《岳阳楼记》知识延伸
《岳阳楼记》写作特点
《岳阳楼记》问题探究
《岳阳楼记》疑难解析
《岳阳楼记》解词
《岳阳楼记》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