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引领学生的综合思维──从《过秦论》说起
秦王朝从崛起、发展、鼎盛转而迅速灭亡这大约154年的历史,备受人们关注,其中值得总结的东西可谓多也。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的《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犹以上篇雄策千古!贾谊主要以政治家的眼光从秦不施仁政、愚民、弱民、暴政等方面,来分析秦之得失,其实若要全面论秦,除其在政治上的失策之外,还可以调动学生全方位的积累,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地理等诸方面加以分析,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引领学生的综合思维。
政治上,秦统一中国之后,采用的一系列措施,虽有许多积极、进步的方面,但不无败笔。“焚书坑儒,以愚黔首”,修筑长城,企图用自我封闭的办法来巩固其“万世基业”,都是极其愚缪的办法。待到秦二世时期,更由于统治者的无能无德,荒淫无度,暴政变本加厉,使得天下怨声载道,“苦秦久也”。贾谊的分析较为透彻,总结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也极为合理。
经济上秦从孝公起,重用商鞅,“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商鞅的变法使得秦一夜之间迅速崛起,但是秦统一中国之后,却没有及时休养民生,让老百姓喘上一口气,反而大兴土木,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秦长城巍巍万里,这样的做法能不把新兴的大帝国的经济推向崩溃的边缘吗?不过秦的失败,却给后来的历代开国君主上了极为有意义的一课,让后来汉唐等开国君主明白了,国家初定,安民养民,富国强兵为要!
军事上,秦在统一之前,采用“攻”势,无比强劲,所向披靡。在陈胜、吴广的起义爆发后,章含与陈胜部将周文的交锋,依靠崤山和函谷关的地利,大败周文并迫其自杀,取得了镇压起义军的第一次辉煌胜利。但随后秦军没有分析形势的变化,没有考虑到此时“天下苦秦久也”,没有考虑到政治形势已经发生了大的逆转,仍然采用“攻”势,由章含率部开出函谷关,在军事上失去了用兵的地利,失掉了秦国自己的天然屏障,这是用兵的大忌啊!
外交上,秦的兴起过程值得研究,纵观秦和六国斗争的历史,凡采用连衡之策,秦就胜算;凡采用约纵离衡之策,秦就处于无奈之地。遥想当年,苏秦合纵缔交,挂六国相印,秦虽觊觎天下,却屡屡而不得;后来苏秦既亡,张义连衡成功,从此秦的外交可谓无往而不胜。“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同样也是兴国、立国的首要问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和打击我们的敌人”,这些著名论断和历史的渊源由此可知吧?
地理上,秦本来凭借崤山和函谷关之险峻,正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在与秦末农民起义队伍的较量中,秦人却丢掉这个可以扼住别人咽喉而控其项背的地理条件,从而导致军事上的惨败。
所以,统观这段历史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地理诸因素,秦统一中国后都没有抓住要害,秦岂有不迅速灭亡之理!贾谊的《过秦论》一文安排在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中,这时的学生历史、地理等相关知识储备已经较为丰富,我们教师只要稍加点拨,这样引导学生综合的思考问题,学生们就会对课文非常感兴趣,从而去学习、思考得更精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父母,我的老师
- 沉着应战才会赢
- 和星星的一次谈话
- 妈妈,对不起
- 感人的一幕
- 可恶的白头发
- 温暖的母爱
- 新编龟兔赛跑
- 记一堂口语交际课
- 我家的布娃娃小狐狸-
- 一张令人发笑的照片
- 心惊胆跳的夜晚
- 人们,停止破坏环境吧!
- 一场家庭风波
- 说名道姓
- 如何鉴定审计证据(1)
-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财务内审工作有待加强(1)
- 《三国志》古写本残卷中值得注意的异文(1)
- 略论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1)
- 汉语研究的方法论(1)
-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 “形象思维”的两次大论争(1)
- 在佛门与文场之间(1)
- 试论马建忠的“善译”理论(1)
- 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现状、难点及对策(1)
- 对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的再思考(1)
- 思维方式与语法研究的方法论(1)
- 浅议《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运用(1)
- 由“文”入“质”——1925~39年中国诗歌运动观察(1)
- 论自然语言在语言哲学中的元语言地位(1)
-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杂谈
- 《桃花源记》多音字辨析
- 《桃花源记》学习目标
- 《桃花源记》中“悉如外人”质疑
- 《你一定会听见的》课堂实录与点评
- 《桃花源记》中的 “外人”一解
- 《桃花源记》赏读
-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 明文学家袁宏道、袁中道兄弟关于桃花源的描写
-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 《你一定会听见的》说课设计
- 还是训为“落花”的好──《桃花源记》里“落英”的解释
- 《桃花源记》问题探究
- 《桃花源记》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