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在教学中以读书为主线的阅读过程怎样进行《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
要把握好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最好能读出感情。还有一个重要任务: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体现由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感情的指导过程和学生练读的过程。
下面我想以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为例来谈谈在教学中以读书为主线的阅读过程怎样进行。
一读,读正确。首先教师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小熊迷路了,它家就在北方。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吗?”帮助别人的快乐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饶有兴致地自由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然后在四人小组里互相读课文,正音。这个环节的读书主要是读正确,字音读准,不掉字,不添字。
二读,读通顺。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读的:“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像指南针一样能辨别方向的好朋友呢?默读课文,思考。然后最喜欢哪个好朋友就找到相关的段落多读几遍,再读给小组同学听。这一次读,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并互相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直至把课文读通顺,流畅。
三读,读懂。就是要读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对文章的理解,虽然是低年级,这一步必不可少,否则就会走入泛泛读读的误区。这一步不是分析课文,而是根据课文具体情况,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帮助学生去感悟语言。看这位老师怎样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课文读顺了,现在能帮维尼找着回家的路吗?”老师这里有一幅图,中午的太阳当空照,谁来找一找小熊的家在哪个方向?语言文字化作生动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老师现在就是小熊,谁告诉我怎么回家呀?”学生兴致勃勃,争着告诉小熊怎样根据太阳和树影找到北方。课文的语言在这样的交际运用中内化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学生真正读懂了课文。
四读,读出感情。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读出感情,学生在前面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得了情感体验,对课文有了自己的感悟,便能逐渐读出感情并熟读成诵。这位老师是这样推波助澜,把学生的感情推向高潮的:“我们的小熊终于到家了,它给我们的太阳公公写了赞歌,我们来拍手唱一唱:太阳公公住半空,东西南北都精通,中午它就指南北,早晚靠它辨西东,要是迷路别害怕,看看太阳老公公。”再读课文,学生的情感体验应该又有提升。读出感情就是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台风来了
- 新年小日记
- 秋天的校园
- 小树洗澡
- 小学生日记一则
- 帮爷爷捶背
- 学骑自行车
- 我的铅笔盒
- 美丽的秋天
- 太阳公公剪指甲
- 蚕宝宝
- 我
- 一次有意义的散步
- 一件好事
- 快乐的一天
- 身体意识与知觉美学
- 试论民族国家的主权权利与知识产权的跨国保护(1)论文
- 先锋艺术:形式实验与思想困境(会员资料)
- 对于我国植物新品种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探讨(1)论文
- 关于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策略(1)论文
- 试论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刍论(1)论文
- 试析建筑物上的知识产权(1)论文
- 形式理性批判——论20世纪西方形式美学的内在逻辑
- 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影片简评
- 迷惘与孤独的都市寓言――看王家卫影片中的都市情感(dy1)
- 药品缺陷的法律分析(1)论文
-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三权分立论
- 行动艺术:无政府主义还是形式主义
- 艺术学研究的田野方法
- 浅析中国食品行业的品牌营稍战略介析(1)论文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七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五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
- 《两只小狮子》第二课时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一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六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八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一
- 《“红领巾”真好》
- 《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
- 《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三
- 《乌鸦喝水》片断赏析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四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