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3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参加这次的说课比赛。我今天要说的课题是《故宫博物院》。我将从教材、学生、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课时安排、教学步骤、板书等几个方面来具体解说我对这一课书的教学设计。
第一说教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而本课是这一单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课文容量很大又缺乏趣味性,相对比较枯燥。但课文内容简单,语言浅显,易于理解。
第二说学生:
首先初中学生空间概念不很强,其次是有许多学生没有见过故宫。“仅凭老师一张嘴,任你天花乱坠”的讲析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所以,只有凭借直观的画面,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才能达到目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从而突破空间想象困难,明确说明文的空间顺序。
第三,根据对教材以及学生情况的分析我设立了一下教学目标:
1.认识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2.培养把握实物说明文空间顺序的能力。
3.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第四,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够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以及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2)文章总体结构:总—分—总。
难点:
(1)学会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五,从实际出发,遵循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相结合,形象感知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性情陶冶与知识拓展相结合以及以学生为本位的原则确定本课的教法:
1.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2.让学生当导游,从总体上把握全篇说明顺序、建筑结构及布局,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第六,结合新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特点设计学法。
1.通过朗读感知课文。
2.通过讨论协作梳理课文。
3.通过做小导游的片段作文练习深入理解课文。
第七,由于这是一篇篇幅很长而又比较重要的文章,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三个课时,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具体的课时安排。
全文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游踪介绍
重点:说明顺序、课文结构。
第二课时:讲解落实重点段落
重点:各种说明方法的运用及说明文按空间顺序说明时该如何寻找立足点。
第三课时:课文知识、能力及其情感培养的拓展以及对课文做小结
重点:学习写作以空间顺序为说明顺序的说明文、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八,根据以上设计,今天我就来说一说,第一课时的具体安排。总的安排了九个教学步骤,如下: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朗读并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2自然段)
(四)理清课文说明顺序
(五)完成课堂活动
(六)理清课文结构
(七)朗读第三部分(最后一自然段)
(八)小结
(九)布置作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天
- 美好的瞬间
- 三胞胎
- 读《封神演义》有感
- 顽皮的我
- 小兔子
- 折纸
- 幸福是助人为乐
- 自我介绍
- 参观科学馆
- 放风争
- 文明的我
- 做饭
- 细心的我
- 我的朋友郭紫涵
- 重塑侵害商标权的认定标准(1)论文
-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 行政吸纳政治——转变中的政府治理模式
- 试论科技查新在我国知识产权战略中的作用(1)论文
- 乐泉及其艺术孤旅
- 存在与艺术:自我的现代命运
- 论美
- 浅论物权行为理论对债法制度的影响(1)论文
- 现代买卖法瑕疵担保责任制度-以法律原因引用为中心(1)论文
- 论婚姻的本质(1)论文
- 公共选择学派的宪政理论
- 我国农村土地物权制度的价值判断与论证(1)论文
- 浅析知识产权海关执法中的和解制度分析(1)论文
- 试析权利质权(1)论文
- 关于艺术的一些思考 (会员资料)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
- 《画》教案
- 《阳光》教案
-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案
- 《兰兰过桥》教案
- 《影子》教案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 《自己去吧》教案
- 《画家乡》教案
- 《阳光》第一课时教案
-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创新教案
- 《画风》说课稿教案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