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2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齿”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

〖重点难点〗

认读生字是本课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是本课难点。

〖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导入(简介邮票,激情导入)

1、出示第一枚邮票。同学们知道邮票的用途吗?(寄信、文化交流、欣赏、记录重大事件、收藏……)

2、每一枚小小的邮票都有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个有关邮票齿孔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

让学生边听边思考:邮票的齿孔是怎样发明的?

2、默读课文,初知汇报:

你读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3、小组讨论:

“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从中你感悟到什么?”小组推荐代表或自荐在全班交流。

4、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带齿孔的邮票用起来真方便,我们应该感谢谁?是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的人,还是研制邮票打孔机的人?一个反映灵敏、聪明手巧;一个善于观察、用心思考,要创造发明,二者都需要。

5、老师设计或选择一个问题,启发学生尝试解决:

据说,最初生产的卫生纸是完整无孔的,人们使用时需要用手撕开,使用起来不方便。后来,有人建议在一小段一小段之间切成孔隙,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拓展思维,动脑实践:

在生活中,你们还发现有哪些不方便?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三、巩固检查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组合互帮互助认读生字。

2、互相检测生字的认读。

3、教师抽查,游戏认读等。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正是因为阿切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他才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才有了邮票打孔机的发明,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作业:同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 勇于创造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刀、尔”等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克服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准确书写生字是本课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难点。

〖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幻灯片。

〖学习过程〗

一、小结所学,交流感受

1、轻声读课文,思考并回答:带齿孔的邮票怎么发明的?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集体解疑。

2、通过这篇课文,我们了解邮票齿孔的故事,认识了阿切尔这个伟大的发明家,我们应该向阿切尔学习什么?

3、假如阿切尔就在我们身边,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二、指导朗读

1、找好朋友商量这篇课文应该怎样读?反复练习。

2、指名朗读,适时评议。

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三、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1、我会认:

把要求会认的生字读一读,口头组词。

2、我会写:

⑴ 认读要求写的生字,口头组词。

⑵ 介绍自己识记这些字的方法。(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合一合、减一减……)

⑶ 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写字姿势。

三、作业

1、完成“填填写写”。

2、组词:

刀( ) 尔( ) 更( ) 正( )

力( ) 你( ) 便( ) 整( )

四、拓展知识

1、读一读“我知道”。

2、学生自由交流所了解的有关邮票的知识。

3、展示介绍自己收集的邮票。

五、板书设计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阿切尔:英国 发明家

善于观察、思考、实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村边的小河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可爱的“粉儿”
我家的摆设
龟兔赛跑二传
包子的心事
我喜欢秋天
贪玩的我
爬石笋山
月亮姐姐过生日
调皮的风姑娘
猴子洗月亮
享受美味
月亮过生日
名树博览园
浅谈美国法律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西方文化理论视域与中国当代文化构型
从中西方文化的本质区别看科举制的兴衰
评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西方文化内涵
论析20世纪西方的文化批判
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
哈姆莱特的宗教思想和他的悲剧
汉英谚语反映不同的宗教思想与观念
西方文化与英语学习之关系
西方节日本土化中的国人文化心理分析
不同宗教思想在英汉谚语中的折射
论阿多诺美学的人本主义思想
浅谈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及借鉴
浅析哥特亚文化的发展
《再别康桥》的女性情结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特级教师罗易的一堂公开课
哀怨的自白──重读《再别康桥》
《诗两首》有关资料
教师只讲十五分钟──特级教师罗易执教《沁园春·长沙》评述
轻盈飘逸 情景交融──解析《再别康桥》的意境美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我教《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徐志摩简介
戴望舒简介
“再”读《再别康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