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4
《日月潭》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出那里的美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风景名胜吗?
2、出示课件。由图导入。初步感受日月潭的美,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
3、 板书课题。读准课题,结合图了解“潭”的意思。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要求:读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
2、 指名读课文,正音。
3、出示课件。指导运用多种方法,识字生字。
三、再读质疑
1、放课文朗读录象,把学生带入情境。听后说说你感觉到日月潭哪些地方很美?
2、学生默读,提出问题。如:
⑴ 日月潭为什么会在高山上?
⑵ 日月潭周围都有些什么名胜古迹?
3、全班交流,合作释疑。
四、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读后说说知道了什么。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想一想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⑵ 朗读第二自然段,突出“圆圆的”、“弯弯的”、“太阳”、“月亮”,抓住这两个比喻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⑴ 读一读,想一想这两自然段写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风光?
⑵ 自由选择朗读“清晨、晴天、雨天”三个不同画面,感悟景色的特点。
⑶ 比较句子。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
清晨,湖面上飘着雾。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灯光,倒映在湖水中。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4、学习第五自然段。
5、创设语境,进行说话训练:
围绕日月潭说一两句话。
五、品读升华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六、指导写字
七、实践活动
1、查找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办个“台湾在我心中”的图片展。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小展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灯光球场
- 小猫和小兔的故事
- 青蛙申冤
- 做金工
- “小当家”做饭
- 烹饪
- 小猫和小兔
- 学跳绳
- 农村的胡同(二)
- 小羊的生活
- 溜冰
-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
- 两只小猫去钓鱼
- 课后
- 班主任不在的时候
- 浅析哥特亚文化的发展
- 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
- 浅谈美国法律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 不同宗教思想在英汉谚语中的折射
- 论析20世纪西方的文化批判
- 哈姆莱特的宗教思想和他的悲剧
- 论阿多诺美学的人本主义思想
- 西方节日本土化中的国人文化心理分析
- 浅谈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及借鉴
- 汉英谚语反映不同的宗教思想与观念
- 西方文化与英语学习之关系
- 评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西方文化内涵
- 从中西方文化的本质区别看科举制的兴衰
-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
- 西方文化理论视域与中国当代文化构型
- 哀怨的自白──重读《再别康桥》
-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 轻盈飘逸 情景交融──解析《再别康桥》的意境美
- “再”读《再别康桥》
- 《诗两首》有关资料
- 教师只讲十五分钟──特级教师罗易执教《沁园春·长沙》评述
- 《再别康桥》的女性情结
- 徐志摩简介
- 戴望舒简介
-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 我教《沁园春·长沙》
-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特级教师罗易的一堂公开课
-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