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5
《找春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粗略地了解春天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认读、书写生字。
2、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自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粗略地了解春天的美丽。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想)
2、放音乐《小燕子》 同学们注意听,猜一猜 (小燕子)教师出示燕子模型
3、师语:小燕子还有话对大家说呢,想不想听?(放录音)
录音:小朋友,你们好,我首先在这里祝大家过年好,我是刚刚从南方赶来找春天的,可是找着找着,春天不见了,你们愿意帮帮我吗?(愿意)
师语: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现在,老师告诉你们,小燕子找的春天已悄悄地钻进了我们的课本,请大家打开书,从文中把春天找出来,并且还要读给小燕子听,能行吗?(同学们口答:行)
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
3、请小老师上讲台进行识字教学,班内交流识字方法,并给生字找新朋友(组词)筛出难认的字,重点教学。如“羞、嫩、掩、溪、摇”等。
三、生自由识字
四、巩固识字
师语:刚才我们在文中帮小燕子找春天,现在,我们来找生字
1、师出示字卡:学生开火车认读。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进行朗读。
五、自由朗读全文
1、自己读课文。
2、指导朗读:
师语:谁愿意把自己找到的春天读给小燕子听?
(抽生读、生开火车读、分角色读。)
3、下面大家一起把我们找到的春天读给小燕子听,好吗?
(齐读课文)
4、小结:
小燕子听了以后,非常高兴,还对大家说:“谢谢你们,相信你们以后会更棒。”
六、指导书写
1、师语:小朋友们,生字小朋友们玩累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好吗?(出示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再次认读)
2、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3、教师巡视指导。
七、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一、复习旧知
认读字卡 出事带有生字的句子朗读。
二、感情朗读
1、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听录音朗读。
3、模仿录音朗读。
4、自由读课文。
5、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6、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同桌互读班内读)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生生互动,自主学习)
1、小组合作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小组讨论:
⑴ 小朋友们帮小燕子找到了什么?它们分别被称为什么?
⑵ 春天有什么特点,你能说说吗?
四、巩固练习(准备四份题,分别发给每个小组一份)
1、连线:
小草是春天的 琴声
野花是春天的 音符
嫩芽是春天的 眼睛
小溪是春天的 眉毛
2、连线:
小草 丁丁冬冬
哗哗响
嫩芽 开一两朵
一大片一大片
吐出嫩芽
野花 叶子吐出一大片
探出头来
小溪 长长随风摇摆
3、填空:
我们找到了( )
我们找到了( )
春天来了 我们找到了( )
我们找到了( )
4、连线:
树枝上 笑
风筝尾巴上 叫
春天在 喜鹊、杜鹃嘴巴上 荡秋千
桃花、杏花枝头 摇啊摇
五、小结
春天来了,春天真美,下课后,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的足迹 。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小 草
野 花
找 春天
嫩 芽 (美)
小 溪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故乡的杏子
- 我的发明
- 我爱家乡的苹果梨
- 阳光下,我们快乐成长
- 快乐生活之放炮大赛
- 爱美的小猫
- 小书谜的我
-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
- 未来的汽车
- 悲伤
- 两校友谊
- 老师压堂学生心慌
- 我爱我家的玫瑰花
- 假如我会变
- 雷雨
- 张君劢宪政思想的演变_宪法论文(1)
- 中国传统鼠文化的题材史研究
- 宪法的人民性_宪法论文(1)
- “物权法之争”与宪法解释_宪法论文(1)
- 论社会保障权的合法性基础 _宪法论文(1)
- 建立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
- 以传统文化基础构建内生的本土社会学
- 浅谈酒文化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的功能
- 传统和谐文化在当代中国宪政文明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 浅论村民自治的本体问题_宪法论文(1)
- 现行宪法公民基本权利义务体系的完善_宪法论文(1)
- 从民法上权利和宪法权利的关系谈起_宪法论文(1)
- 论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完善刑法论文(1)
- 违宪审查与相关概念辨析_宪法论文(1)
- 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现实与法律困境_宪法论文(1)
- 《乌塔》一课的听课感想
- 《乌塔》教学反思2
- 《乌塔》让我尴尬的一课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3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后记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后记
- 《乌塔》想到的
- 《乌塔》教学设计谈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及反思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2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 《乌塔》教学反思2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