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0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之五
教材分析:
《我们成功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制第三册第十一课的教学内容,这篇课文写的是北京终于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人们得知喜讯聚集在一起欢庆北京成功的情景。因此,在教学申不宜采用理性研读的方式,甚至对文章的结构也无需梳理,而是应通过反复的有感情地朗读品味,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中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教具准备:
CAI课件
课前准备:
激发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了解奥运,了解北京,关注体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播放全国各地欢庆的录像片断。
提问:同学们,刚才看了一段录像,你们从他们的表情及说话的语气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情怎样?
(激动、高兴)他们说了些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2、板书课题:11、我们成功了(齐读课题)
[这一设计将创设情境作为激发学习动机的载体,促使学生充满激情地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去感知、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读课文时老师有要求:
①生字可以借助树叶里的拼音来认读,难读的字或词语要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②标出自然段段数。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3、1993年我们北京就申办过奥运会,但却以两票之差失败了,经过8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终于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当这喜讯传来,人们都怎样?(人们不约而同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①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
(没有事先约定却做了同一件事)
②出示小黑板,比较
北京变成欢乐的海洋。
北京立刻变成欢乐的海洋。
③老师读二、三自然段,请同学们闭上眼晴想象当时的北京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这一设计是让学生借助想象读懂课文,在课文的文字符号与现实生活图景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4、请睁开眼睛,带着你们的想象齐读二、三自然段。
①出示课件,我们想了,读了,再来看一看北京的夜晚。
②人们在一起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用动作表演)
③当你们成功了,梦想变成了现实时,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呢?
(请同学表演)
④让我们一起加入北京庆祝的人群中,一起去欢呼,去跳跃吧。(学生自由表演)
5、我们成功了,不仅是北京成功了,申奥成功了,更是中国成功了,世界选择了北京,北京将还世界一个惊喜,课前学生已经搜集了有关奥运的资料,请展示,让我们一起了解①1894年6月,巴黎举行的国际体育会议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②首届奥运会于1896年4月6日至15日在雅典举行,中国接到邀请,但未派人参加。(3)1924年开始举办冬季奥运会……)。想想,你能为2008年奥运会做些什么?
[这一设计是要学生饱含激情的用动作、语言来抒发自己强烈的向往和无比兴奋、无比自豪的心情。]
三、朗读全文
1、学生带着激动、自豪的心情朗读第十一课。
2、老师听了大家的朗读非常激动,老师为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而感到自豪,最后,让我们一起向全世界宣称我们成功了,申奥成功了,中国成功了。
四、附板书
我们成功了
天安门
中华世纪坛
几十万群众
人如海
欢呼
歌如潮
北京
欢乐的海洋
教学反思:
教学时先创设情境,开课伊始,就让学生充满激情地进入到申奥成功那晚的情景。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在中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升华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搜集资料,将课内知识引向课外,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入景、入情、情景交融之中,想像驰骋,学得愉悦,气氛活跃,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父母的吵架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我的弟弟
- 感动人的一瞬间
- 我的妹妹
- 可爱的我
- 我的爸爸
- 可爱的我
- 我最敬佩的人
- 头发
- 我家的吉祥三“老”
- 母爱
- 我的老爸
- 我的妈妈
- 精神不跨人生不败
- 降息未改国债市场表现
- 关于民国时期旅行社品牌建设考辨
- 长三角经济国际化转型思考
- 乱收费银行集体失语 整改乏力
- 浅谈银行票据诈骗的形成因素及防范措施
- 银监会铁腕查访 整治银行乱收费
- 我国东部\中西部及周边国家FDI区位优势比较
- 国外金融证券评级体系比较
- 解读CPI和PPI
- 中间业务迷信盛行 七不准难根治银行乱收费
- 中国金融监管现状及美国金融监管改革之借鉴
-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研究分析
- 金融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的实证研究
- 中国国债的中短期利率期限结构初探
- 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
-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 《地震中的父与子》参赛设计
-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之一
- 学语文与信息交互教学设计──《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之二
- 深入揣摩语言 把握演变进程──《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重难点学习指导
- 《开国大典》习题精选
- 把我最喜欢的一幅漫画推荐给你──《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之三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