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8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教案的主要特点是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读书,合作识字,自主探究、自主质疑,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教学中,先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解决课文中会认字,会写字的基础知识问题。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自悟课文内容。小组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同时,通过直观课件的帮助和教师情感语言的渲染引导学生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在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个性化朗读和表演。
【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2、 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师生一起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老师描述班上一个学生的相貌,基本性格,让其他学生猜一猜看是谁。)后,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还想把一个调皮可爱的小朋友介绍给你们,大家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2、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读书情况。
重点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的字音。
如:躁、灾、“庄稼”中的“稼”是轻声。
3、读书、质疑:
再次读课文,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词语、句子)
三、识字
1、出示课文中会认字11个,引导学生小组互认。
2、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卡片、生字词。
4、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进行检测。
5、分组开始比赛读、随机正音,表扬。
6、分男女生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学生自由观察。
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害”中间的一竖上下都要出头。
4、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师重点指导“两点水”和“四点底”的写法。
6、教师巡视,师生共同评议。
五、自主学习
1、用学会的词语说话,给生字找朋友。
2、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边表演边读,和好朋友一起读。
(充分尊重学生意愿,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和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有效地学习。)
六、汇报
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1、说说你给生字找了哪些朋友。(可以给生字组一些什么词。)
2、请你把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们听听。
3、试着表演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
二、启发思考
1、出示问题:
⑴ 水是怎样变化的?可以变成什么呢?
⑵ 你除了知道水会变化以外,还知道有关水的什么知识吗?
2、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能弄懂以上的问题。
3、交流学习方法:
⑴ 小组读书,边读边找。
⑵ 用表格的形式表现水的变化。
⑶ 用图示表现水的变化过程。
⑷ 用画画的形式体现水的变化。
⑸ 用查资料反馈的形式理解水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法,给各小组适当指点,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合作探究
1、学生分小组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
2、教师深入各小组,参加各小组的自主学习,因生而易,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确保自主学习的效果。
四、展示自学成果
1、分小组汇报自学情况:
⑴ 读出水的不同状态及变化过程。
⑵ 用图示法演示水的不同状态。
⑶ 分小组读出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样子。
⑷ 用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
(可以适当改用自己的语言,能简单复述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就行。)
2、教师随机用课件结合学生的汇报,帮助全体学生巩固认识,加深理解。
3、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特别表扬会合作,方法新颖的小组。
五、拓展
1、你还知道水对人类有哪些作用和危害?
2、通过本文的学习,你了解到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水资源状况吗?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六、指导感情朗读
1、用课件(课件设计江河里水流的情景,重点凸现一大滴水珠,并用对话的形式出示它的语言。)“水滴”教我读书的方式(小朋友,你真聪明,我是水,不过我睡觉的时候,请你读得再轻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时候读得轻快一些;瞧,我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时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读得活泼一些吗?再练习练习,你肯定是最棒的。)告诉学生为了体现水在不同状况下的不同表现,我们读书的语气、语速也不一样。
2、学生进行阅读挑战赛。
七、演一演、背一背
1、请出代表“水、汽、云、雨、雹子、雪”的六名同学上台表演读,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2、背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八、作业
1、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2、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水的变化,分别画出水不同的样子,并分别配上词语或一句话。
【教后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在这两套教案的上课伊始,分别采用“猜谜语”和“游戏”两种儿童喜爱的感兴趣的,而且易于接受的形式,导入教学。为学习后面的学习激起了强烈的渴望。
而在形式多样的阅读过程中,注入“课评展示”和语言渲染,引导学生边读边理解边体验。这一点正是依照《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要求而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总结、体验、感悟。
从学生课堂反映和课后作业情况来看,我的“兴趣导入”“注重体验”的设计效果是非常好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的教育》读后感
- 读《牛虻》有感
- 《欧也妮 葛朗台》读后感
-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 看《假文盲》有感
- 读《七颗钻石》有感
- 读《母爱〉爱母》有感
- 《生命的林子》读后感
- 读胡绳新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 读《落花生》有感
- 《可爱的草塘》--读后感
- 读《登山》有感
- 中彩那天读后感
- 电脑带来的
- “大红袍”—— 茶中的绝品
-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的演进与反思
- 混合所有制导向的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晋国宗法政治的蜕变
- 四级人民法院的角色定位及功能配置
- 农业人口转移与社区服务支持
- 青词文体与宋代文人心态
- 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 经济新常态下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新特征与思路调适
- 全国抗战爆发前后知识界的康藏边地治理方案论析
- 地区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
- “理一分殊”在王阳明思想中的运用
- 清代中原地区的立嗣民事习惯问题
- 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战略选择研究
- 新世纪以来的上博简《诗论》研究
- “被遗忘的传统”:传统的别一种存续形态
- 《看云识天气》教案
-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 《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
- 《邮票上的齿孔》教学设计
- 《化石吟 》教学设计
- 《我真希望》教学反思
- 《植物妈妈有办法》案例分析
- 《我真希望》教学设计
-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 《我真希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植物种子的传播
- 《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我真希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