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4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成语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一场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眼光狭小。文章语言优美,对话部分生动有趣,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水井”对城市学生来说是一个较生疏的对象,文章通过二幅插图,惟妙惟俏地表现了“井沿”、“井底”的含义,让学生形象的认识了“水井”。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积累词语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对话,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蛙自信、傲慢的语气。

3、自主发现字词规律、识字方法和积累词语的方法,能在初步理解寓意基础上发挥各自不同的想象续编故事。

【设计思路】

1、教材处理:

这篇课文比较短,生字也较少,又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故事,所以只用一个课时,侧重学生自由阅读。

2、从学生的学出发设计教学过程,通过自主识字、自读自悟、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等形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将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和全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优化教学结构。

4、将识字与朗读,词句教学与朗读感悟有机结合起来,重视整体读。

5、注意识字、写字和词语积累,注重创设识字和朗读的情境,使语文学习具有趣味性和审美性,充分体现形式话、内容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2、教师准备识字卡片,CAI课件和相关音乐。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调动情感

1、老师出示“我会想”图标,引入争论“天有多大?”。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由想象天有多大,并大胆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通过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对学习本课的兴趣。)

2、老师听音乐范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设置疑问,引入课题:“无只有井口那么大,不信你就听听下面的故事吧!”

(活跃课堂气氛。)

二、初读课文──识字

1、老师出示“我会读”图标,交待读课文的要求。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作个记号。

(自读课文,再次整体感知。)

2、老师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有选择的读通。

学生多读几遍没读通的句子,再听听伙伴是怎么读的。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展示和交流中读书。)

3、板书简笔画“水井”。

三、自主识字,探索识记方法

1、老师展示生字,让学生在小组内认读,注意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已经认识的字,并读给学习伙伴听。

(培养自主合作识字精神。)

2、老师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并在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在小组内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在活动中识字,激发学生兴趣。)

3、老师准备生字卡,请两位学生上台玩游戏—猜猜我叫啥,检验全班学生识字情况。

学生识字游戏:猜猜我叫啥。

(重视写字指导,体现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精神。)

4、老师出示“我会写”图标,指导写字。

学生区别“信、沿、际”的字形,练习书写。

四、再读课文──读通

1、老师出示“我会读”图标,要求学生自由读,读通、读熟。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读熟。

2、老师播放音乐,指导学生配乐朗读。

学生配乐朗读,感受全文。

(在展示和交流中读书,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五、细读课文──感悟

1、老师根据学生悟出青蛙和小鸟的位置板书贴画。

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

2、老师通过板书的变化,展现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观点,做好情感的铺垫。

学生再读课文,找出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3、老师和个别学生交流,听听学生的朗读和读后的感受。

学生看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4、老师深入学习小组听学生朗读,选择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展示。

学生感悟第二次对话:

⑴ 读出青蛙和小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⑵ 用“因为……所以……”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的看法。

⑶ 实验体验:井底看天。

5、老师相机复现生字“沿、信、际”,感悟积累词语:“无边无际,因为……所以……”。

学生朗读感悟第三次对话:

⑴ 自由读,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第三次对话应用什么语气?

⑵ 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来。

六、再读课文──回归

1、老师倾听学生朗读,指导学生体会“自信、傲慢和诚恳、劝告”两种不同的语气。

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现整体感悟。)

2、老师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朗读。

(在活动中朗读,激发学生兴趣。)

3、老师放影CAI课件,指导学生依据视频配音。

学生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表演。

学生依据画面,为自己喜欢的角色配音。

(培养有感情的朗读。)

七、续编对话──拓展

1、老师指导学生挖掘本故事的寓意:要做见多识广的小鸟,不做思想狭隘的青蛙。

学生说出你对小鸟和青蛙的不同看法。

2、老师与学生一起想象续编对话:

假于青蛙跳出井口后,他会怎样对小鸟说?

学生小组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

学生全班交流续编第四次对话。

(续编对话,拓展知识,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说话能力。)

【实践活动】

1、问问大人或上网查阅,看看天究竟有多大?

2、把这个故事和续编的部分讲给爸爸、妈妈听。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喜欢的小英雄
水淹七军
如果我是一棵树
我学包饺子
勇敢的他,倒霉的他
快乐的节日
快乐上体育
保护有益的小动物
参观消防大队
快乐的六一
有趣的燃烧
那一次,我害怕了
可爱的蚕宝宝
我是一棵大树
游记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上)(14)法学理论论文(1)
中日两国企业法律形态的本质差异(4)法学理论论文(1)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11)法学理论论文(1)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上)法学理论论文(1)
侵权责任、损害赔偿责任与知识产权保护(6)法学理论论文(1)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3)法学理论论文(1)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法学理论论文(1)
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法学理论论文(1)
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6)法学理论论文(1)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上)(9)法学理论论文(1)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9)法学理论论文(1)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6)法学理论论文(1)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一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三
《数星星的孩子》“潜底反浮”教学设计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三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二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二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三
《数星星的孩子》系列设问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讲读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构想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一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