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6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沿、际”等3个生字。会写“信、沿”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课文寓意。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读写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寓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坐井观天》是一篇传统课文,以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本课设计以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把“对话”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把“读”作为感悟理解“对话”的重要学习方法,让学生读中明理,读中悟趣。在朗读技巧的运用上,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化朗读处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请小朋友认真听故事,完成贴图任务。
一只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着外面的天空,过着清闲的日子。忽然有一天,飞来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使它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谁能把青蛙、小鸟贴到黑板上?你为什么这样贴呢?(认识井沿、井口、井壁、井底)
二、释题
1、请大家齐读课题。
2、谁知道“观”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呢?
三、朗读感悟
1、老师引读:
青蛙问小鸟── 小鸟回答说──
青蛙说── 小鸟说──
青蛙笑着说── 小鸟也笑了,说──
2、想读谁的话?自己练一练。
3、同桌分角色读。
4、指名分角色读。
5、去掉提示语,男女生分角色读,读出争论的语气,可以配上自己设计的动作。
6、读课文后,填空:
青蛙坐在( )看天,看到的天不过( )那么大。小鸟站在( )看天,看到的天( )。
7、讨论: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
集体交流。
四、戴头饰表演故事
五、揭示寓意
1、交流心得。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结束语:
小朋友,《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短小幽默。让人读后能明白一个个道理。你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请大家课下找几则寓言故事来读好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认读生字,扩词训练
课件出示生字:
沿 际 信
1、学生齐读,指名读。
2、谁能用“沿、际、信”这三个字分别来说几个词?
3、学生自由读组的词。
三、指导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
信 沿 抬 际 蛙 错 答 还
1、指名读。
2、学生观察每个字的位置,引导学生书空。
3、教师范写。
4、学生在田字格里先描红,再临写。
5、小组内评议。
四、读读抄抄
课件出示:
小鸟 青蛙 朋友 坐井观天
看见 井沿 抬头 无边无际
1、齐读,指名读。
2、学生在书上抄写词语。
五、拓展练习
续编故事:青蛙跳出井口一看……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小鸟:无边无际 你弄错了
青蛙: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我不会弄错的
【教学后记】
学生对于这个故事很感兴趣,课下早就读了很多遍,因此,课上经过分角色朗读,学生很容易能够了解其中的内容,感悟其中的道理。续编故事时,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口语交际能力仍需进一步训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端午节
- 晚霞
- 快乐的节日
- 天空
- 端午节
- 端午节包粽子
- 快乐的端午节
- 我的铅笔盒
- 秋天
- 我最喜爱的玩具汽车
- 英语朗读大比拼
- 两只小狗
- 快乐的端午节
- 快乐的端午节
- 端午节的习俗多
-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 侵权责任、损害赔偿责任与知识产权保护(6)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上)(9)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11)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上)法学理论论文(1)
-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3)法学理论论文(1)
-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6)法学理论论文(1)
- 中日两国企业法律形态的本质差异(4)法学理论论文(1)
- 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9)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法学理论论文(1)
- 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6)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上)(14)法学理论论文(1)
- 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法学理论论文(1)
-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三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一
-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二
-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 《数星星的孩子》系列设问教学设计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二
- 《数星星的孩子》讲读教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潜底反浮”教学设计
-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一
- 《丑小鸭》教学构想
-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三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三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