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所选的两首诗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特有景色的喜爱之情。《赠刘景文》写出了秋天百花凋零,但枝头硕果累累的喜悦。《山行》写出了满山红叶比二月红花更红、更艳的美丽深秋景色。教学上最主要是让学生会读、会背,感受秋天的气息,领悟诗人内心的情感。由于两首古诗原本都是出现在高段的语文课本里,所以在意思上只要求学生大致理解,不过高的要求。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他们只学过《画》、《静夜思》等有限的、简单的四五首诗。在课外也有一部分小朋友积累了一些古诗,但也只是会读会背,对于诗的意思、诗的意境,并不能领会。但是他们又很喜欢古诗,因为古短,读来琅琅上口,他们能很快背诵下来。教学时,我们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古诗意境理解,不是一字一句的理解,而是明白大致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重点指导朗读,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意境。

【教学目标】

1、认识“刘、菊“等10个生字,会写“于、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有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设计理念】

整节课以朗读古诗为主线:先读准、读通古诗;再读懂诗意,利用“画一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领会古诗的意境;最后通过感情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安排】

一、“赛诗”导入

1、激发兴趣:

老师听说,咱们班有一大批小诗人,今天可要好好赛一赛,看看究竟谁能称得上是小诗人。

⑴ 开始“赛诗”,评出小诗人。

⑵ 导入:

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许多的大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大诗人所写的古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古诗,将学生带入学古诗的氛围中。

二、初读古诗

1、活动板块一:

⑴ 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⑵ 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

2、活动板块二:

检查朗读情况,指名读一读两首古诗,注意正音。

(重点:擎、犹、景、径。)

设计意图:很多小朋友在上课前就已经将古诗背得滚瓜烂熟了,但是仔细一听就会发现很多字都背错了,所以还是很有必要让他们借助拼音再读一读,同桌相互查一查,再指名读帮助正音。

二、读画结合,理解古诗

1、活动板块一:

想一想这两首古诗写的都是什么季节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重点抓住:橙黄橘绿、枫林。)

2、活动板块二:

找找画画,学习《赠刘景文》。

⑴ 介绍背景:

我国宋朝有位大诗人,名叫苏轼,号东坡居士,别人又叫他苏东坡。一天,他和朋友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学问渊博,诗又写的好,苏轼可欣赏他了,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你知道他写的是哪首诗吗?

⑵ 我们来当小画家:

现在我们要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美丽的画,想一想:画中除了有橙子、橘子,还应该画上些什么呢?请小组合作,一起到古诗中去找一找。

⑶ 小组汇报,老师做画。

① 指名汇报,根据汇报,完成整幅画。

② 在画图的过程中理解:

荷尽、擎雨盖、残、傲霜枝。

3、活动板块三:

指导朗读。

⑴ 体会诗人的心境:

诗人满眼看到的都是百花凋零的景象,他的心情是不是很糟糕呢?为什么?

(感受到硕果累累的喜悦。)

⑵ 指导朗读:

你觉得古诗该怎么读呢?

(试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设计意图:相对于枯燥的古诗来说,图画就显得有趣多了。通过读古诗,找一找,画一画,涂涂色,师生通过反复读古诗,共同完成这幅画。变枯燥为趣味,学生上着觉得有意思多了。

三、学法迁移,学习古诗

1、活动板块一:

总结学法:

⑴ 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第一首古诗的?

⑵ 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指导读。

2、活动板块二:

用这种方法学习《山行》。

⑴ 小组合作学习,汇报:

上台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怎么画的?为什么这么画?齐读古诗。

⑵ 理解:

石径斜、白云生处、霜叶红于二月花。

设计意图:刚刚用这种方法学了第一首古诗,紧接着让学生利用这种方法进行迁移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教学设计检测

1、《赠刘景文》和《山行》写的都是( )的景色,我是从( )、( )看出来的。

2、秋天( )、( )都凋谢了,但是枝头有( )、( ),还有满山美丽的( ),所以诗人还是觉得秋天非常的美丽。

3、请你回家后收集有关于秋天的古诗,和大家一起分享。

【小小资料袋】

1、作者简介:

苏轼: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

杜牧:

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写秋天的诗:

秋 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灞上秋居

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循序渐进突破古诗教学。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草船借箭》缩写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草船借箭》缩写
神秘的他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草船借箭》缩写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草船借箭》缩写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草船借箭》缩写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草船借箭》缩写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草船借箭》缩写
浅谈深化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普世语言、王朝语言与民族语言
对企业营销创新对策和要求综述
语料库语言学对语言学理论的贡献分析
市场营销策划与品牌包装策略
浅关于电子信息行业的4P营销策略浅析
浅析我国汽车市场营销现状的分析
行为艺术中的身体叙事
浅谈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如何提高高职院校韩语专业学生的韩语听力
试论中国卡通品牌的发展
邓小平理论与现代社会主义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问题研究
服装设计的国际宏观趋势及成因分析
简析公共领域视角下的公民文化
《三个儿子》 知识点精析
《三个儿子》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我为你骄傲》 考点练兵1
《三个儿子》随堂练习 巩固篇
《我为你骄傲》 写作指导
《三个儿子》 考点练兵1
《三个儿子》 趣闻故事
《三个儿子》 重难点分析
《我为你骄傲》 范文习作
《三个儿子》 教师语录
《三个儿子》 考点练兵2
《我为你骄傲》 相关介绍
《三个儿子》 作者简介
《三个儿子》 范文习作
《我为你骄傲》 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