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学习任务
1、出示课件:
秋天到了。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3、多美的一幅秋天的图画呀!为它配上优美的解说词好不好?
4、(在大屏幕出示全文,揭示课题。)我们先认识一下“图”。
5、想要配好音,我们得到哪几点呢?
(读懂课文,把课文读得有感情。)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写字
1、自由朗读课文。
2、同桌拿出字卡,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扩词说句。
3、小组长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检查本组同学识字情况。
4、师抽读字卡,全班学生抢读。
(师随机指出“笼”和“粱”分别在“灯笼”和“高粱”一词中读轻声。)
5、生字认得这么棒,相信大家的字一定写得更漂亮!
(课件出示“波、浪、灯、作”。)
6、我们今天要写的这四个字全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并且都是左窄右宽。请看老师写一遍。
(师一边写,一边提醒每个字需要注意的地方。)
7、摆好姿势,大家也来把每个字描一遍,写一遍吧!
8、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生生互相评价。
三、精读课文,领会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结合课文插图,在小组里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3、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4、这么美的秋天的图画能读出来吗?今天老师教给大家读好书的“小窍门”:
一边读,一边想,把文字在脑子里变成美丽的画面。
⑴ 师范读、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评价后再读。
⑵ 能不能加上动作读一读?快想想,加上什么动作呢?
指导学生通过动作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
5、大家读得真美!这美丽的秋天的图画是谁创造出来的?
6、生:勤劳的人们。
师:对勤劳的人们你们想说些什么?
7、“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谁使秋天这样美丽”这两句话读时要注意什么呢?
(指导学生读出秋天来了,人们喜悦的心情以及问号的语气。)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1、师:我们已经把课文读得很有感情了,能不能给画面配音了?
生:能。
2、师:老师却发现一个问题,我们要一边看画面,一边读课文,影响我们的感情发挥,怎么办呢?
生:把课文背下来。
3、赶紧把课文背下来吧!建议大家:
一边背,一边加动作,背得会更快。
五、感情朗读,完成配音
六、拓展延伸
1、除了课文中介绍的这几种景物,在秋天这个金色的季节,我们还能看到什么?收获什么呢?
2、生回答后,出示:
“语文园地一”中的“读读背背”《秋天到》,引导学生读一读,感受秋天的美好。
七、布置实践活动
1、作者喜欢秋天,因此写了这篇优美的课文。现在这个机会也摆在我们面前,你想怎么表现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呢?
生:我想画一幅画。
我想捡一些落叶来做贴画。
我想写一首诗……
2、下节课我们一起办个小小的“我爱秋天”的展览会吧!
【点评】
本课的教学设计着力突出了以下三个要点:
1、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上课伊始,通过课件的出示,引出给画面配音朗读的任务,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读书的积极性。
2、强化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由读、想像读、评价读、加动作读、齐读、为画面配音等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在读中学会读,同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3、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注意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形成的设计。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学法探究方面,突出了读文想像的方法指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巧克力城市
- 宇宙激战
- 假如我有神棒……
- 石榴
- 我的好朋友—黄莹莹
- 小树
- 放风筝
- 我第一次当“彩带”
- 武松打虎新传
- 苹果
- 一场考试
- 做饭
- 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观《飘扬的红领巾》有感
- 日记五则
- 铅笔和粉笔
- 论职业教育科研的应然探讨与实然分析
- 试析新型城镇化视角下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
- 试论构建现代农民职业教育制度的新思考
- 简论普通高校会计实验室建设问题与建议
- 试析中职数学教育现状及其改革建议
- 试析五年制高职学生学风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 简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试论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新探
- 浅论职业教育中设计素描教学理念的创新
- 浅析中职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心理及应对机制
- 简析高职院外语系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路径选择
- 试析高职院校深度校企合作发展的研究
- 试论CI理论指导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 试析连云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的适应性分析
- 试析完善高职院校艺术类动画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的思考
- 《短新闻两篇》精彩句段
- 《短新闻两篇》内容简介
- 《短新闻两篇》语言特色
- 《短新闻两篇》问题探究
- 《短新闻两篇》思想方法与典型例题
- 《短新闻两篇》文体知识介绍
- 《短新闻两篇》点将过关
- 《短新闻两篇》作者简介
- 《短新闻两篇》中心思想
- 《短新闻两篇》释疑解难
- 《短新闻两篇》词义辨析
- 《短新闻两篇》朗读提示
- 《短新闻两篇》词语解释
- 《短新闻两篇》写作借鉴
- 《短新闻两篇》课后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