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0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1、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可爱”这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可爱”这个意思写出杨梅特点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软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
1、同学们见过和吃过杨梅吗?知道产地吗?
2、看看本文作者是怎样讲他故乡的杨梅的。
3、板书课题。
二、指导检查预习。
1、初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要读准字音。
2、通过指名读,检查读音的正误。
三、自由读,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为什么要这样分?[可分三段,一(1);二(2);三(3—6)]
四、讲读第一段。
1、集体读第一段。
2、这段告诉我们什么?有什么作用?(总起全文)
五、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讨论:每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段主要讲了什么?(结合理解“贪婪”“吮吸”“甘露”“伸展”“狭长”等词语的意思。)
2、“贪婪、吮吸、伸展、欢笑”这些词语本来都是写人的行为动作和感情的,这里用来描写杨梅树,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指导朗读。
六、讲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2、齐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端午节”指什么时间,是什么节日?
3、指名读描写杨梅形状的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杨梅果是什么样的?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体会“细腻”“柔软”是什么感觉)
4、指名读写杨梅颜色的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讲杨梅颜色的?(先讲外边的,后讲里边的)哪些语句使你感到杨梅果非常惹人喜爱,为什么?
5、指名读描写杨梅味道的自然段,想一想哪句话是讲杨梅味道的,哪几句是讲“我”爱吃杨梅的?
七、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齐声读课文,要读出喜爱杨梅的感情。
二、同学们读了课文,能和作者一样感受到故乡杨梅的可爱吗?你是怎样感受到的?
三、小结:
我们写作文也应该像课文的作者一样,先考虑好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并想好记叙的顺序,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四、识记本课的生字。
1、由学生说说自己识记的方法。
2、指导书写。
3、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五、完成“练笔”。
1、指名读内容,明确要求。
2、同桌互相说一说。
(1)准备写哪种水果;
(2)这种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3)为什么喜欢它。
3、指名3—5名同学说一说。
4、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六、教师巡视,解答学生作文中的问题。
七、请同学读读自己写的片断,师生适当评议。
板书设计:
枝:常绿
杨梅树
叶:狭长
15我爱故乡的杨梅
形状:圆
小刺
杨梅果
颜色:淡红
深红
几乎成黑
味道:又酸又甜
甜津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暑假
- 可爱的小白
- 参观博物馆
- 扩写《盲人摸象》
- 可爱的小猪
- 我是体育委员
- 我的梦
- 我的爸爸
- 第一次买菜
- 春天来了
- 给震区小姐姐的一封信
- 四川地震
- 有趣的实验
- 校园运动会
- 围棋比赛
- 对广播电视档案的管制和利用探索
- 分析电视字幕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
- 析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核心要点
- 浅谈县级广播电视台如何做好对农节目
- 浅议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核心要点
- 分析东北曲艺小品的艺术特点
- 论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电视传播策略
- 分析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 探析网络版权保护问题以及对策(1)论文
- 对电视文艺的灯光艺术探索
- 宰相刘罗锅的叙事结构
- 分析光技术在电视传媒的应用
- 电视方言类节目的优缺点
- 浅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1)论文
- 有关抵押物转让制度利益平衡之探讨(1)论文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 《称象》课堂教学简评
- 《称象》大改写
- 《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 《称象》相关资料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太阳》教学实录
- 《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称象》第二、三课时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