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30
三用拟人手法教《太阳》
《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说明文比较枯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呢?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中三次采用拟人手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
应用拟人手法,引入新课。
上课前画好一幅太阳图。上课伊始,我做出一副倾听的样子,神秘地问:“你们听到了吗?好像有谁在很远、很远的地方说:‘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在哪里呢?噢,原来在这里。”贴出课前准备好的画。学生们一看到笑哈哈的太阳,都乐了。
师:他是谁呀?
生:是太阳公公。
师:(板书课题)你们认识他吗?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有问题可以直接问太阳公公。
学生:太阳公公,你离我们有多远?
生:太阳公公,你有多大?
生:太阳公公,你为什么每天从东方升起来,从西方落下来,能不能改变路线呢?
……
师:同学们向太阳公公提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用课外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有些问题现在还没有答案,等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索。那么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这样引入新课,富有趣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但勤于动脑,而且乐于学习。
二
应用拟人手法,复述课文。
师:(学完第一段后,把太阳公公的一双眼睛画成线)同学们,你们刚才学得很认真,你们看太阳公公高兴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他好像又在说什么了。(师把耳朵贴近画面)他说。‘同学们,你们真聪明,现在我要考考你们:“同学们,我叫太阳,我离你们很远很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很高。’我这样作自我介绍行不行?”
生:不行,不行,到底有多远,多大,温度有多高,没有说清楚。
师:那你们谁来做太阳公公,作一番比较详细的自我介绍?
(生:各自练说,用第一人称介绍太阳公公。)
用拟人手法复述课文,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而且,因为要用第一人称来说,这就要求学生在吸收课文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创作,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
应用拟人手法,积累语言。
师:(教完课文后,把太阳公公的笑脸改成表情委屈的脸)同学们,太阳公公怎么不高兴了?问问看,太阳公公,您怎么啦?(作出仔细倾听的样子)他说:“真气人,石油总说和我没有关系,你们给我评评理!”原来太阳公公受了委屈,你们能给他评理吗?
众生:能。
师:我们用今天学过的“如果没有……就没有……”“有了……才有……”
“因为……所以……”这些句式,替太阳公公评理。谁先说?
生:石油,你别神气,如果没有太阳公公,就没有你。
生:石油,你别骄傲,有了太阳公公,才有你。
生:石油,你看起来和太阳公公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公公,你就不能形成,因为你是远古时代的动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生:石油,因为你是远古时代的动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所以,如果没有太阳公公,就没有你;有了太阳公公,才有你。
师:(把太阳公公的脸画成笑脸)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看,太阳公公又笑了。石油呢,他也明白了,离开太阳公公,他就不能形成,他要感谢太阳公公呢。是啊,地球上所有的一切都不能离开太阳,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越浓,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越好。本课三用拟人手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乐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能创造奇迹
- 空山鸟语何处寻
- 一样,不一样
- 在自然中生活
- 沉默的大多数
- 好奇心
- 青山一道同风雨
- 在自然中生活
- 浸泡过的陈山楂
- 人生无极限
- 超越极限
- 女孩的成长滋味多
- 每当存亡的时刻
- 请迷茫走开
- 变味的善良
- 对我国公司发起人的法律地位的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 完善广东社会治安治理的几点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律和道德的二元性批判_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学论文|法理学需要八个方面的变革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谈和谐社会的法律消费体系构建 _法学理论论文(1)
- 搜索引擎营销现状及趋势浅析
- 浅析网络对我国立法形式民主的影响_法学理论论文(1)
- 知识营销的内涵\特征及发展策略
- 论清末的官制改革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我国商法的发展及影响 _法学理论论文(1)
- 知识产权通则:立法进程中的一种尝试_法学理论论文(1)
- 医生利用处方权收取回扣行为的法律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 从命令论到规则观_法学理论论文(1)
- 中石化催化剂齐鲁分公司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 论德沃金的道德解读_法学理论论文(1)
-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一
-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三
- 《小松鼠找花生》第二组教学设计二
- 《雨点儿》教学设计二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三第一课时
-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二
- 《小松鼠找花生》第二组教学设计一
- 《雨点儿》教学设计四
- 《雨点儿》教学设计三
- 《自己去吧》第二组教学设计三
- 《自己去吧》第二组教学设计二
- 《自己去吧》第二组教学设计四
- 《雨点儿》教学设计一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二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三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