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0
《翠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3、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
1、启发谈话:
同学们见过翠鸟吗?(出示挂图,幻灯或标本)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爱上翠鸟的。
2、读读课文,读准字音,查查字典,理解下面的词语:鲜艳、疾飞、锐利、饲养、玲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内容。
2、教师出示翠鸟拼图的单个部分图形,要求学生拼成翠鸟图:
教师分别出示几种颜色(翠鸟各部分的着色图形),让学生辨认。
一双小爪子──红色。头上的羽毛──橄榄色、翠绿色花纹。背上的羽毛──浅绿色。腹部的羽毛──赤褐色。
三、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
二、回答
第1自然段共6句话,讲了翠鸟外形三方面特点。
三、作者是怎样观察、介绍翠鸟身上羽毛的颜色的
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鲜艳”一词的意思。(这是理解词语的另一种方法:“联一联,想一想”。)
找出描述翠鸟羽毛的颜色时,课文用的几个比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课文介绍翠鸟羽毛颜色时,用“头巾”、“头巾上的花纹”、“外衣”、“衬衫”来打比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二、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
1、翠鸟活动时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
2、查字典,讲讲“清脆”一词的意思。
3、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理解“疾飞”一词的意思。(为了准确理解词语,常把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结合使用。)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这句话表现了翠鸟行动迅速而敏捷的特点。翠鸟在“疾飞”中,眨眼间“轻轻地停在”细软的苇秆上。在“疾飞”与“轻停”的联系中,“敏捷”便显露出来。这里一是讲翠鸟飞得低而快,二是讲停得急而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提问:翠鸟是怎样捉鱼的?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2、说说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⑴ 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注视着水面?(那是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地抓住苇秆”的小爪。)
⑵ 翠鸟为什么能发现“机灵”的小鱼?(那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
⑶ 翠鸟为什么在疾飞中能叼走小鱼?(那是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⑷ 翠鸟为什么能贴着水面低飞?(那是因为它“小巧玲珑”。)
要知道翠鸟的捉鱼本领不只是因为它身体某一部分的特点,而是由于它外形各部分特点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这段讲了几层意思?
3、“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4、通读全文,进一步体会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第三课时
一、指导朗读、背诵
1、朗读并背诵第1自然段:翠鸟的外形:
⑴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分几层意思?句子叙述的顺序是什么?每句话是怎么说的?
⑵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要点。
2、朗读并背诵第2自然段,翠鸟的活动特点:
⑴ 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是怎么说的?
⑵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要点:
第2自然段,共2句话:
① 动作敏捷──鸣声清脆疾飞
② 捉鱼专心──注视等待
⑶ 指名学生朗读,并结合板书练习背诵。
3、朗读并背诵第3自然段:翠鸟捉鱼的过程:
⑴ 这一段有几句话?分几层意思?句子叙述的顺序是什么?每句话是怎么说的?
⑵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要点。
4、连起来朗读,并背诵第1、2、3自然段。
三、指导学生掌握生字字形
“翠”字应注意上半部和“羽”字区别。 “褐”字应注意是“衤”旁,字的最后一笔是竖折。 “希”字应注意上边的第二笔是一大点。
四、听写句子,(二选一)教师读三遍
1、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2、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学会了洗衣服
- 威海之旅
- 美丽的春天
- 美丽的荷塘
- 致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家乡的传统文化
- 有趣的一天
- 爱上网的涛哥哥
- 我们的校园变了
- 难忘的第一次作假
- 假如有一支神笔
- 两条小鱼
- 日 全 食
- 仙人掌
- 独自坐公交车
- 十六大后现行宪法修改的思考(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社会主义宪政(2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略论豫菜的传承和创新
- 论社会主义宪政(2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社会主义宪政(18)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古代鬼文化探析
- 老子的“冲气以为和”理论与家庭和谐
-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阎锡山村政思想的影响
-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当代价值
-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侗族丧葬习俗的宗教文化内涵探析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传统的用途与滥用
- 宗教文化的特征
- 加强书法教学 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 《威尼斯的小艇》课堂实录
- 《鸟的天堂》的语言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 《太阳》
- 《月光曲》教学设计
- 《索溪峪的“野”》教案
- 《鸟的天堂》教学建议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 说课稿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一教时
-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
- 《月光曲》教学实录
-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