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之三
《七颗钻石》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童话.作者观察自然界在北天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展开了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的钻石般夺目的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教学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体现的人物美好的心灵
感受想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并尝试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充满神秘,让我们对它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想到了怎样的神话故事?(学生: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那夜空中美丽的银河,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学生:牛郎织女)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着迷.今天,让我们走近耀眼的大熊星座,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将一讲它的动人故事.
二、教学过程:
1、自读课文,注意语速,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2、你认为这个小姑娘是怎样的人?画出相关的语句做简单说明.
(学生:三次爱心行动;动词等.)
3、小姑娘的小罐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把水罐写得这样神奇呢?
4、作者在故事中想歌颂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呢?
5、体会下面句子表达了怎样美好的愿望?
那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6、闭上眼睛试想,如果没有爱心行动,世界会变得怎样?
三、想象力训练:
出示下列两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题(体现自主性,差异性),然后全班交流.
1、童话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个梦她会做一个怎么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像说说梦中的情景.
2、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要讨水喝假如你是作者,你会如何续写下去呢?给故事续写一个结尾.
四、课堂小结:
小姑娘的爱心,就想天空中的七颗钻石,闪闪发亮,照亮每个人的心灵.这堂课的学习是否也在闪光的东西留在你的心里了呢?谈谈你的一堂课的收获吧.(学生回答)
五、课后探究:
收集关于宇宙中事物的神话传说,出一期小报,一个礼拜后交.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舅公的夸奖
- 妈妈生病了
- 最快乐的一件事
- 妈妈生病了
- 我喜欢上学
- 给枣树涂雅霜
- 山村雪景
- 妈妈生病了
- 开学了
- 围棋邓老师
- 寒假真快乐
- 体育广场
- 我喜欢小鸭子
- 我的家
- 找春天
- 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定位(1)
- 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及对策探析
- 金元词曲演变与音乐的关系(1)
- (1989—1999)十年民间情歌研究述评
- 游走在精英与大众文化之间--关于《校园民谣》的文化解读(1)
- 西方音乐学构架中的我国音乐理论教育 (1)
- 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1)
- 正确的歌唱方法——意识的能动性研究(1)
- 道教音乐研究综述(1)
- 网络艺术的后审美范式(1)
- 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的书信 (1)
- 慕容鲜卑音乐论略(1)
- 论侗族大歌生态(1)
- 论音乐的自律与他律(1)
- 趣味教学模式在英语语言学课堂中的构建和应用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四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三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六
-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八
- 《葡萄沟》片断赏析
-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日月潭》第二课时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二
- 《泉水》教学设计之二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九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五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七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