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3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七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斧头、盖房、造犁、不断、减少、扩大、一栋栋、家具、冒出、柴烟、黎明、洪水、何处、包括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0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二)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②认读本课生字。
③一边读一边想:本文讲了一件怎样的故事?
④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检查自学的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认读本课生字。
3.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明确:课文讲述了在一个小村庄里,由于人们不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乱砍树木,破坏植被,最终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遭到了毁灭命运的故事。
(四)质疑
(五)再读课文,进一步理解
(六)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图片、资料。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
2.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步骤:
(一)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二)学习课文
1.提问:课文中的小村庄有什么变化?
明确:从美丽到最后消失
2.自由读文,思考:为什么小村庄消失了?
3.讨论、交流
明确:村庄里的人们根据自己的物质生活需要,人们用锋利的斧头把一棵棵树砍下来,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而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能防风、固沙,能保持水土不流失,而由于小山坡上的植被被破坏,所以环境恶劣,就有了那场灾难——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一切都没有了。
相应理解锋利、裸露、应有尽有、咆哮等词语。
4.小结:只要人们破坏环境,就会受到自然界带来的惩罚。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
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用“扩大”“包括”造句。
3.搜集有关图片、资料。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学生阅读起来困难不是很大,在教学中,还是以“读”为主,通过读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读”这一途径,重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热爱我们绿色的家园;同时,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提高阅读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葡萄
- 我的愿望
- 看烟花
- 扳手劲
- 赏月
- 抓蚂蚱
- 照大头贴
- 夏令营
- 自我介绍
- 游泳
- 难忘的一件事
- 放烟花
- 一件高兴的事
- 放风筝
- 游泳
- 上海地铁9号线二期工程总体设计构思
- 公允价值计量:最新研究成果解读与准则运用(1)
- 音乐表演舞台艺术体验关键性
- 重叠式换乘站换乘方式及客流组织探讨
- 对影片中音乐使用的认知释解
- 地铁车辆维修模式的探讨
- 杭州地铁七堡车辆段上盖平台结构设计有关问题探讨
- 北京地铁车辆检修装备的制造
- 某轻轨高架桥两种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对歌曲情感表现的思考
- 谈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
- 论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改革(1)
- 客运专线综合交通枢纽中换乘问题的研究
- 谈单簧乐器的演奏
- 基坑三维渗流对紧邻区间隧道影响的数值分析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二
- 《丑小鸭》教学设计一
-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三
- 《丑小鸭》教学设计二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一
-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二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一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片段
-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一
-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一
-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四
- 《丑小鸭》教学设计片段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2
- 《丑小鸭》教学设计
- 《画家和牧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