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本文是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写得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进行及时、详尽而生动的报道。它不光交待什么事,而且交待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清洁、细节和有关的环境气氛。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故事。本课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本课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按事物发展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论。文章先写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救援队的感激,再回溯整个事件的过程。在整个事件的报道中,既有救援工作的总体介绍,又有细节的描写。
本课课文学习的意图是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继续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
【教学难点】
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标】
培养默读能力。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具准备】
词卡,字卡,小黑板。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建议】
1、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地震方面的知识,以及地震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灾难的事例。
2、本课是一篇通讯,教师在教学时不必过多地向学生讲授通讯的文体知识,但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熟悉通讯的阅读方法。例如,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写的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先抓住课文中最主要的信息。这一次的阅读要求是“宜粗不宜细”,鼓励学生使用跳读的方法。
3、再次默读课文,教师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这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后,抓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首先,地震发生后中国立即向地震灾区派出救援队,而且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救灾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要快);其次,在受灾严重,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救援队仍然迅速投入工作(在困难和危险的处境中仍然坚持救灾,体现了人道主义和牺牲精神);最后,救援队在搜索犬的帮助下,救出了一个男孩(高超的救援技术使得救援成功)。这些内容学生不一定全部答全,教师可以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补充。
4、在清楚课文内容后,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一下新闻文体的语言特色。新闻的语言要求客观、准确、朴实、简洁,尽量让事件本身说话,作者的观点就在事件的叙述当中。这篇通讯虽然也有抒情、议论,但也是融合在事件的客观报道中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中加以体会,并在平时阅读报纸时,增加获取信息的能力。
5、课文后的“资料袋”介绍的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可以在教学课文前作为新闻背景来阅读,增加对这一组织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昨天,老师请同学们查找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来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介绍?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
3、中国国际救援队于2003年5月赴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地震灾害抢险救援行动,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出色表现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同桌之间轮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相互指正。
3、朗读展示:
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三、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认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或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一读,简要写出读书收获,把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画出来。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读书收获,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向他人请教。
3、集体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总结收获,如文章内容、思想感情、表达方法等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讨论。
4、在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救援工作的38支队伍中,只有中国和法国救援队各救出一名幸存者,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请你们也来称赞称赞我们的国际救援队,把你的赞誉之词写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后诵读。
四、朗读复述,积累语言
1、带着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敬佩、赞美之情再来读读课文。
2、同桌练习讲述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阿尔及利亚的救援行动。
3、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段抄写在读书笔记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爷爷走了
- 可爱的表弟
- 爸爸,我想对您说
- 妈妈的爱
- 顽皮的堂弟
- 我心目中的德育老师
- 爱唠叨的妈妈
- 美好的回忆
- 小歌谜
- 我的小弟
- 大树小鸟
- 我的哥哥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弟弟生活镜头精彩回放
- 我爱我的妈妈
- 突围:冲出纪录片创作的误区(1)
- 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分析(四)(1)
- 浅析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 信息技术教学的体会
- 基于体育运动对不同运动群体心境影响的述评
- 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1)
- 中西方纪录片种类比较及创作方式(1)
- 家国军旅一身事 缱绻执著两情深(1)
- 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影片简评详细内容(1)
- 试论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 当代中国个体纪录实践现象学批判(1)
- 在战栗中成长:对恐怖电影的精神分析及再分析(1)
- 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探析
-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肢体语言教学
-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
- 《小松鼠找花生》词语解释
- 《小松鼠找花生》探究活动
- 《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堂教学实录
-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 读儿歌猜谜语:《落花生》
- 《小松鼠找花生》朗读指导
- 《小松鼠找花生》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 《雪地里的小画家》片断赏析
- 《小松鼠找花生》学法指导
- 《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 《小松鼠找花生》续编故事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实录
- 出乎意料的风波
- 《识字二·自选商场》教学杂谈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