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一丝不苟”、“唯一”的意思。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2~3段,感受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
教学重点:
通过2~3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和重点词(如“呆呆地、静静地、一丝不苟等”来感受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这一句子的含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到鱼在纸上游吗?那看了这个题目你想问什么问题?
(生: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好,让我们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指导学生自学全文。要求:
1、划出生字词,读准。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2、指导书写“唯”字,把你认为容易写错的字各写一个。
3、填空:
我在()观鱼,看到了一位()的青年,他()。
4、指名说不懂的问题。
四、快速默读课文
按下列提示分段:
1、玉泉观鱼
2、认识青年
3、人们赞叹
4、了解青年
五、指导学习第2、3段。
1、自由读,从哪里看出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找到的同学自由上前板书。)
2、出示:……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的画画。……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①指名读,说说从哪些词感受到了青年的忘我境界。
②指导理解:一丝不苟
A、要求学生从句子中划出能够说明“一丝不苟”意思的一个句子。
B、用自己的话说说一丝不苟的意思。
③“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看出什么。
④指导朗读。
3、第8自然段抓重点词理解教学同。说说大家会赞叹些什么?议论些什么?
4、正是因为青年画得很像,以致于一个女孩发出了惊叹。
指名读女孩的话(读出惊叹的语气)
比较
“哟,他画的金鱼真像啊!”
“哟,金画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写出了他画的金鱼仿佛是活的。)
六、小结:
这位青年怎么会画得如此之象呢?下一节课桌上我们再去了解他。
板书设计:
呆呆地、静静地
一丝不苟
举止特别 忘我境界 没有反应
融为一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览海博会有感
- 读报
- 快乐的太白山旅游
- 游云台山
- 春天的联想
- 星期六的早晨
- 特殊的生日
- 黄金海岸水上乐园
- 盛夏乘凉
- 纸的自述
- 一次两日游
- 我是楼道小卫士
- 我的好朋友王迎迎
- 外婆
- 中国结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意象探析
- “哥特”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演变
- 游走于东西方文化间的木心
- 从中西方文化之比较探究文化精神之去向
- 中国龙vs西方龙:文化的误读
- 从人物性格来看中西方家庭文化
- 从电影的角度看中西方文化从冲突走向交融
- 中国文化的自尊与西方文化的self—esteem之比较
- 中西方文化对比下的中国青年婚恋观
- 中西方文化对建筑屋顶的演变影响
- 武学因西方文化影响而异化之具体像状剖析
- 中西方文化中时尚的审丑现象
- 李安电影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和解
- 西方建筑文化对近现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
- 英文经典电影欣赏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
- 《关雎》教学设计
-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 《〈诗经〉两首》教学杂谈
-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 《关雎》教学设计
- 《〈诗经〉两首》课文分析
-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 《〈诗经〉两首》结构分析
-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 《蒹葭》教学设计
- 《〈诗经〉两首》教学实录
-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