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0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之二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4.按课文前的“连接语”中的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5.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及相关事例。
6.小调查:问问你身边的人们,他们对器官捐献的事情了解多少?他们愿意捐献自己的器官吗,为什么?
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盲姑娘只能用手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和盲姑娘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有了恢复健康的可能。
(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
2.板书课题,激发读书兴趣。
生命是美好的,谁不热爱宝贵的生命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吧。
自学反馈,质疑问难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正音。
2.说说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2.讨论交流: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深深地感动了你?请你为大家声情并茂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会感动你。
3.课文的最后一段连续用到了“骄傲”这个词语,让我们把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讨论讨论: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赏读课文,感受人性美
1.课文中的故事感人至深,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全文。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交流感想: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受,与同学们谈一谈。可以对文中的某个人物发表看法,也可以对事情本身阐发议论。
课外拓展,实践活动
1.向你身边的人讲述这个故事,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向他们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2.写一封倡议书,号召你的小伙伴参与到器官捐献的事业中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家乡的花灯节
- 古诗苑漫步之旅
- 家乡的元宵节
- 我家乡的“食节”
- 沭阳地方农谚《九九歌》评析
- 古诗中的思乡
- 在古诗中沉醉
- 漫谈诗词中的雪与花
- 春夜洛城闻笛
- “春节”溯源
- 海南临高方言趣谈
- 执著的等待
- 戏剧的起源
- 游滴水岩
- 辑古诗、品古诗
- 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 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
- 未来20年中国区域发展将呈现六大新格局
- 园林工程中不该忽视的细节
- 世界第一建筑
- 通化“阳光新村”取代棚户区
- 新型多级多段式膨胀型建筑锚栓
- 人是城市空间环境的主角
- 独特的北方园林树木的冬态美
-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 广州规划局公布:地铁口50米内要有公交站
- 屋顶花园的防水处理
- 黑龙江:大庆市全面推进“五湖一河”改造治理工程
- 美国9·11后建筑设计融入防爆理念
- 北京11座新城规划将出 细部“两会”敲定
- 《花的勇气》重难点分析
-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二
- 《花的勇气》整体阅读感知
- 《乡下人家》重难点分析
- 《花的勇气》重点字词分析
- 《花的勇气》重点字词意思
- 《花的勇气》美文欣赏 责任
- 《花的勇气》作家及作品介绍
- 《花的勇气》写作指导
- 《花的勇气》范文习作
- 《花的勇气》训练素材
-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一
- 《乡下人家》重点字词梳理
- 《花的勇气》相关资料
- 《乡下人家》老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