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11
对《鱼游到了纸上》的质疑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了解课文主旨。
2、观察人物的行为特点
3、学习作者如何描写人物的行为特点。
4、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聋哑、一丝不苟、工笔细描、挥笔速写、融为一体”等重点词语。
5、理清文章层次,概括结构段的意思。
二、教学准备:
PPT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
2. 交流初读收获:说说通过初读,你对课文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
根据学生发言,回顾课文脉络:
(1)板书叙事线索:观鱼——画鱼——交谈
(2)把握鱼“游到心里”和“游到纸上”的关系
(二)品读课文,领悟表达
1. 探究:从哪些描写中你能感受到鱼游到了青年的心里
默读“观鱼”部分,思考:鱼为什么能游到青年的心里?圈画重点语句。
引导交流:
(1)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课件随机出示重点语段
(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语“举止特别”
(3)联系青年观鱼时的特别举止,引导学生感受青年忘我的、投入的做事态度。
(4)通过朗读想象“观鱼”的情景,体会青年的特点
2. 探究:为什么通过作者的描写能让我们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感受到青年画鱼的认真、专注
默读“画鱼”部分,边读边思考:从哪些描写中,你体会到“鱼游到了纸上”?
(1)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随机出示青年画鱼的段落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2)体会“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的言语表达效果,指导学生读出“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的节奏变化。
(3)揣摩句子,领悟表达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
引导学生发现:描写人物的动作,不仅可以写看到的,还可以写想到的。这样表达更加具体形象。
1. 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
2. 齐读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
(二)通读课文,学习字词
1. 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读通句子。
2. 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易错的字音和字形。
(1)生字、词语认读
(2)指导书写生字
学生找出认为难写的生字,相互提示书写时要注意的问题,教师带领学生一起书写。
(3)学习重点词语:
① 认读词语
② 先说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词语
(三)指导初读,理清层次
1. 认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描写的是哪个人物,写了他的什么事?
2.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理清课文的记叙层次:按照“观鱼、画鱼、交谈”把课文划分为三个结构段。
3. 按照结构段,指名朗读课文,练习概括段落大意。
(四)把握内容,初识青年
1. 指导学生把结构段的大意串联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自己对青年的初步印象。
(五)回归文题,初步释疑
1. 联系入课环节学生对课题的质疑,帮助学生梳理问题。
2. 略读课文,找一找“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圈画相关语句。
3. 想一想:“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游到心里”和“游到纸上”是什么关系。
(六)、总结
《鱼游到了纸上》课文记叙了作者在西湖玉泉看鱼时,发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经过多次观察,作者不仅发现他所画的鱼活灵活现,还发现了他是一位聋哑人,学画非常刻苦。文章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对这位青年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
写法上两个突出特点:
㈠、是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神态、动作刻画传神;
㈡、是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教学本组课文,
单元的训练重点主要有两个:
㈠、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
㈡、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单元导语中明确提出:“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教学本课的目的:
㈠、是立足重点段落,抓住人物行为表现体会人物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㈡、是多层次、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四、教学结束:
课下把本课生字词学会,领会文章主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太阳公公剪指甲
- 学骑自行车
- 小学生日记一则
- 一件好事
- 我
- 秋天的校园
- 台风来了
- 蚕宝宝
- 一次有意义的散步
- 帮爷爷捶背
- 快乐的一天
- 美丽的秋天
- 我的铅笔盒
- 小树洗澡
- 新年小日记
- 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影片简评
- 身体意识与知觉美学
- 对于我国植物新品种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探讨(1)论文
- 药品缺陷的法律分析(1)论文
- 试析建筑物上的知识产权(1)论文
- 试论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刍论(1)论文
- 行动艺术:无政府主义还是形式主义
- 关于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策略(1)论文
- 浅析中国食品行业的品牌营稍战略介析(1)论文
-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三权分立论
- 试论民族国家的主权权利与知识产权的跨国保护(1)论文
- 艺术学研究的田野方法
- 先锋艺术:形式实验与思想困境(会员资料)
- 形式理性批判——论20世纪西方形式美学的内在逻辑
- 迷惘与孤独的都市寓言――看王家卫影片中的都市情感(dy1)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六
- 《“红领巾”真好》
- 《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四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七
- 《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八
- 《两只小狮子》第二课时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一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四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五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三
- 《乌鸦喝水》片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