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29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4、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重点难点】

1、重点:

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2、难点:

是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媒体资源:视频《小英雄雨来》(情景剧),动画课件《小英雄雨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激发情感

1、看情景剧《小英雄雨来》:

看过后质疑: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

2、教师小结:

通过观看影片,我们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的情境中,我们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把熊熊的民族反侵略战争之火。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小英雄雨来》。

3、出示课题:

⑴ 理解课题:

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

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

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

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

⑵ 引导到学生质疑:

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

4、学生预习课文:

⑴ 出示预习提纲:

思考题:

① 文章通过哪件事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掩护李大叔、和鬼子斗争)

② 文章的其它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第一段:芦花村的自然环境怎么美?通过一件什么事说明雨来勇敢机智灵活,游泳本领高?

第二段:从哪看出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书中用“_____”划下来。

第五段:芦花村的乡亲对雨来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示怎样的赞叹?

第六段:雨来怎样机智脱险?

⑵ 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注意养成边读、边想、边标画的方法。

二、汇报预习,交流解疑

1、询问学生在预习中的不解之处。

2、汇报预习的情况。

3、分角色朗读,参与评价:

⑴ 确定重点段:

哪段最能表现小雨来是一位小英雄,哪段就是重点段。

(第四段写的是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决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⑵ 分组讨论:

作者是根据哪些情节和词语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的?把有关的词语标画出来。(敌人的手段是哄、骗、恐吓、毒打,甚至用死来威胁。而雨来始终说:“没看见”)

⑶ 试着读一读,在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⑷ 指名在班上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表演。

① 自愿读或者表演。

② 大家评议。

三、作业

1、读书,体会小雨来的品质。

2、体会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回忆旧知

1、指名说出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说说小英雄雨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指名朗读课文的第四段。

二、回顾全文,深入探究

1、从重点内容入手,理清段间联系:

⑴ 鬼子抓住雨来为什么要枪毙他?

⑵ 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坚强?

⑶ 雨来又是怎样从鬼子手中逃脱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⑷ 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同学讨论:

划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的位置。重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这句话有什么重要的意思?从而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

(课文中第一次出现在第二段中。雨来在夜校学习时,女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说明雨来在夜校不仅学了文化,更重要的是接受了思想教育。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在他头脑里扎下了根,这是雨来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和思想基础。课文中第二次出现在第四段中。敌人的威胁、利诱,软硬兼施,都不能使雨来屈服。“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鼓舞鞭策着他,使他经受住敌人的毒打。在严峻的斗争面前,雨来重温这句话,倍感亲切。“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是他意志、信念、力量和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

3、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提炼成为小标题:

⑴ 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⑵ 提问思考:

怎样编写小标题呢?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可以用书上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编写。

⑶ 提炼课文的小标题:

第一部分:望着妈妈笑(或游泳)

第二部分:爱自己的祖国(或读书)

第三部分:掩护李大叔(或掩护)

第四部分:与鬼子斗争(或斗争)

第五部分:有志不在年高(或枪声)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或脱险)

4、讨论段间的联系:

描写还乡河景色美,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来雨来脱险打下伏笔;雨来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是雨来临危不惧,英勇斗争的思想基础;鬼子阴险狡诈,能反映出雨来坚强不屈;众乡亲对雨来的评价,点明雨来是一个好孩子;雨来脱险没有死,不仅与文章开头互相照应,也是小雨来优秀品质的体现。

5、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文章开始写“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这一段描写,既写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为我们勾勒出芦花村的美丽景色,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来雨来的脱险打下伏笔。雨来勇敢地与敌人斗争,除了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外,还由于雨来对美丽家乡的热爱,这样美丽的家乡,岂容敌人侵害!

第五部分写“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这里写出不仅白天的芦花村景色优美,太阳落下去以后,这里依然是那么美。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善良的村民们。人杰地灵,人们多么希望雨来这个好孩子仍活在大家中间啊!

第六部分写“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这一段看似写景,实际在写人们的心情。人们多么盼望雨来会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啊!连那河水都在静静地等待着,草窝里的虫子都在呼喊着雨来。

文章中三次景物描写,都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情感。由此看来,成功的景物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三、作业

1、摘抄课文中景物描写的词句。

2、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看星星
错一道题真要命
洗手绢
投篮
一定要早睡早起
表扬大爆炸
丰富多彩的市场
快乐的六一
想奶奶
升国旗
丁丁不当苍蝇学家
睡懒觉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穿错衣服了
送温暖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巧妙创设英语语境,搭建语言学用平台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浅谈关于聚酯产品市场营销差别化战略实施的思考
谈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战略
谈房地产市场营销的策略以及应用
语言与思想的关系——从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说起
汉语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的迁移和干扰
试论营销道德与中小企业发展
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
对我国企业国际营销策略分析
域内文化冲突与市场营销终端客户管理
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现象分析
探析我国电力市场营销现状的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中日饮酒习俗与健康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四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之三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之八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之四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一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三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
《雪地里的小画家》
《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课时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二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自己去吧》
《雪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