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2、通过分析语句,体会内在含义。
3、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发散思维,导入新课:
1、假如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电话……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发言。
2、还有哪些科学技术带给了人们方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结合课件演示,小结,板书课题。学生谈谈对“呼风唤雨”这个词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之间共读课文,相互检查预习情况。要求做到声音自信、朗读正确、流利。
2、分小组分自然段读课文。
3、自读课文,根据自己的学习积累,谈一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学习本课?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重点地进行引导。
4、学生默读课文,归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边读边交流。
课件出示辅助练习,全班交流完成:
①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的世纪。
②
(谁)靠
(什么)呼风唤雨。
③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一句诗)来形容。
④20世纪人类的科技成就
(用一词),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⑤是
(什么)创造了人类的美好生活。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自主学习,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围绕中心段来写的。以小组为单位,边读边找边总结。
3、全班朗读汇报交流:
①读第2自然段,并对比“发明”和“发现”的区别。朗读总结板书: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②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找出相关的语句,板书作对比:
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③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通过相关词句体会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④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总结: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远洋船……
⑤齐读第5段,根据相关语句,师生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1、再次谈谈你对“呼风唤雨”的理解。
2、结合我们的身边,再次谈谈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舒适和方便。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作业:
1、小练笔:《畅想未来》
2、手抄报:《科技时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妈妈生病了
- 和邻居一起打羽毛球
- 种豆
- 美丽的洪泽湖
- 我想去大海边看看
- 春雨
- 爱护花草树木
- 胖乎乎的小手
- 家有喜事
- 小小董事长
- 妈妈笑了
- 夸家乡
- 可爱的我
- 美丽的花
- 坐反了
- 《侵权责任法》的解释论与立法论(1)论文
- 不信任民主
- 电视剧艺术学建构在文化嬗变中的先锋意识概说
- 现代化过程中的政府能力
- 民事法律立法语言失范问题检讨(1)论文
- 广播电视文艺沉思录
- 德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与病人处分相关最新判决(1)论文
- 迎接中国电视体制的伟大变革
- 论知识产权的民法传统和现代性(1)论文
- 日本著作权间接侵害的典型案例、学说及其评析(1)论文
- 基层、基层民主制度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代序)
-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 聆听生活的质感
- 谈电视戏曲的历史和现状
- 宪政中国的路径选择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 《松鼠和松果》教案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启示
-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
- 《失物招领》教案设计
- 《王二小》教学设计
- 《小伙伴》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六
- 《月亮的心愿》教案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巩固复习
-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