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搭石》教学设计之一

《搭石》教学设计之一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8

《搭石》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2.小组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课前准备一套生字词卡片。

(2)组内互相检查,字字落实。

3.重点指导。

“涨”和“间”是多音字。

4.要求写的字,学生先自己字形,然后临写,比较。纠正。

5.教师根据学生写字时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你觉得哪些词写出了老人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行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3.指导学生想象画面。

(1)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表情、动作又会怎么样?

(2)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

(3)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

4.学生交流各自想象的画面,体会老人的心灵美。

5.指导感情朗读。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2)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有序的?

“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3)引导体会“构成了家乡的地道风景”。

2.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思考:作者写了哪两个事例?

(3)指导回答。

(4)交流:从“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直到溪边……”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这两个事例中,我们不但能看到一幅幅和谐的画面,也能够感受到画面中人物的美好心灵。

3.学习第5自然段。

让学生结合前文畅谈对这段话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赞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个性美。

三.指导朗读全文。

四.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

五.小组交流。

六.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难忘的童年
难忘童年
难忘童年(6)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3
让我们手拉手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西部小朋友的一封信
难忘的童年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1
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一封信
难忘的童年
给四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手拉手活动给远方小学生的一封信
关于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考
谈《诗经》中对音乐用途的分类
浅论音乐表演心理
小学音乐有效教学之我见
基于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质量浅谈
浅谈高校音乐教师在现代数字环境下的应对和提升
对壮族“三月三歌圩节”文化功能探析
对高校学生篮球进攻战术意识的发展分析
浅萨克斯管
论儿童钢琴教学中音乐感的培养
全面培养合唱指挥人才的思考
浅谈歌唱的发声练习
结合演唱曲目谈歌唱表演中的二度创作
分析行动学习法在税务执法人员培训中的应用
浅谈湖南民间信仰仪式音乐中的多重宗教文化表现
《日月潭》 写作指导
《北京亮起来了》 训练素材
《日月潭》 范文习作
《日月潭》 重难点分析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意思
《北京亮起来了》 写作指导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讲义1
《日月潭》 训练素材
《北京亮起来了》整体阅读感知
《日月潭》 教案讲义2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讲义2
《日月潭》 趣闻故事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梳理
《日月潭》 考点练兵2
《日月潭》 考点练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