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2
《长城》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根据文意,教材配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建议】
1、布置课前收集有关长城的历史知识、故事传说或图片资料。
2、经过自己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我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议:
⑴ 让学生自己初步读文,理解每一句话,再弄清各自然段的大体意思。
⑵ 教师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学生齐读,让学生填空如下:
这样( )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 )。
让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作者这样说的依据。再一次仔细去默读课文。
⑶ 同学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读出长城的气魄雄伟。
【教学设计】
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去默读课文,看一看作者为什么说长城的气魄雄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学生仔细读文,找出有关的语言。
生: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师:一万三千多里有多长呢大家想过吗?让我们来作个比较大家就明白了。从阳泉到荫营只有12里,13000多里是12的多少倍呢?1000多倍,大家想一想这有多么长啊!
课文中这样的数字很多,学生们可能对这些数字感知得不够清楚,如果老师能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就能更好地理解长城的气魄雄伟这一特点。
【资料袋】
全长一万三千多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长城始建于秦始皇时期,经过历代的增补修筑,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长城几乎都是明代所建。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这里是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达1015米,地势险要,城关坚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登上八达岭长城,极目远望,山峦起伏,雄沉刚劲的北方山势绵延不绝。长城因山势而雄伟,山势因长城更加险峻。“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古今中外各界人士到北京游览的必到之所,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等在内的三百多位世界知名人士曾登上八达岭一览这里的山河秀色。
【练习设计】
让我们来当导游来介绍一下长城好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2009年的第一场雪
- 胆小的乌龟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河口大桥
- 美丽的云彩
- 学骑车
- 一次疏忽
- 游科技馆
- 我爱家乡的荷花池
- 读《聪明的木娃》有感
- 20年后的我
- 迷人的夜来香
- 游后湖公园
- 春
- 叠被子
- 创建“文明大学生、文明宿舍、文明班级”决心书
- 复读决心书
- 保持共产先进性心得
- 参军决心书
- 深入学习科学实践发展观决心书
- 党员个人整改措施方案
- 小学生决心书
- 初三中考学习决心书
- 作业区安全生产决心书
- 生产安全决心书
- 竞岗决心书
- 实践科学发展观决心书
- 党员先进性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以实际行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 创建文明校园决心书
-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探析
- 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与理论
- 浅谈对我国司法独立问题的几点思考(1)论文
- 论弱势品牌的营销策略(1)
- “天鹅绒革命”是怎样发生的? ——苏东巨变十年祭
- 关于澳大利亚司法制度的考察报告(1)论文
- 体验营销运作流程解析(1)
- 试论《西厢记》的语言艺术
- 一个经过西化而回归的社会主义情结
-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拓展综述
-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过程与体制性分析
- 浅论我国动物保护法草案(1)论文
- 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1)论文
- 全球化与本土化冲击下的儒家人文精神
- 全球营销中跨文化管理的分析和运用(1)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4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6
- 《毛主席在花山》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 《毛主席在花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2
- 《毛主席在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3
- 《毛主席在花山》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5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7第二课时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1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5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7第一课时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8
- 《毛主席在花山》快乐练习:达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