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2
《火烧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点及形成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
1.师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云的?
2.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3.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
4.师: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不过,更壮观的景象还在后面呢!
5.学生自由快速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能说出天空中的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
6.指名说出天空中有哪些颜色。
7.师:除了这些颜色外,你还能想像出有哪些颜色?
8.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试着背诵。
9.师: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10.让学生说出天空中火烧云的样子,并试着表演出来。
11.模仿作者的写法,让学生把天空中的火烧云还像什么写下来,并表演出来。
三、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四、想想说说,课外延伸
1.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2.布置学生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
《火烧云》教学设计思路
《火烧云》是一篇状物物抒情散文,主要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人们看到火烧云时欣喜的心情。全文描写细致动人,情趣横生,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熏陶,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上乘之作。教学时,我根据教材特色,抓住课文优美的语言文字和生动的艺术形象,寓美育于读讲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高尚情操。
一、 抓住一个“奇”字,想象情景美
课文1-2两节写火烧云上来时,地面和天空的景象。作者描绘了火烧云神奇美妙的霞光,令人心驰神往!教学这两节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一个“奇”字,启发学生思考:1、火烧云的霞光有哪些奇妙的地方?2、人们的心情怎样?3什么是火烧云?为什么用“烧”而不用“红”?
二、 抓住一个“多”字,领略色彩美
课文的第三节主要描写火烧云的颜色纷繁艳丽,变化万千,教学时,启发学生思考:
1、火烧云的颜色有什么特点?表现在什么地方?
2、“还有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你能说出来吗?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火烧云的色彩?
三、 抓住一个“快“字,体味形态美
课文的第4-----7节主要写了火烧云的万千姿态及其无穷变化。教学时抓住三
幅画面动静相间的美,启发学生理解火烧云少纵即逝的神奇变化。
四、 抓住一个“变“字深悟情感美
课文一直在“变“中描写火烧云,由霞光之美写到色彩美,再到姿态美,而这三种美都是美在变化中,有静态美,有动态美,从而抒发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最后,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片段,做到读写迁移,激发美好情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雨的诉说
- 雨的诉说
- 访春雨不值
- 雨巷
- 听,雨哭的声音
- 雨之旋律
- 笑对失败
- 雨的诉说
- 雨的功与过
- 让人爱恨交加的雨
- 花儿的微笑
- 雨夜橙光
- 微笑的桑兰又来到美国
- 雨夜
- 雨中的友谊
- 论恩格斯关于哲学终结的思想
- 浅谈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问题和对策(1)
- 谈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创新(1)
- 对剪纸艺术呈现形式研讨
- 佛教与中国文学一
-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 关于未成年犯管教所习艺劳动“三化”建设刍议(1)论文
- 智与情:中西文化的一个差别
- 谈评剧表演艺术
- 如何撰写毕业论文
- 登记错误与第三人的保护(1)论文
- 浅析整合营销传播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1)
- 谈怎样正确引导民族唱法歌手发声
- 简析司法评估制度的建立(1)论文
- 中国九十年代话语转型的深层问题
-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一
- 《大自然的启示》美文欣赏 盘山虎的脚
- 《大自然的启示》训练素材
- 《大自然的启示》重难点分析
- 《大自然的启示》老师语录
-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二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美文欣赏 古黄河晨曲
- 《大自然的启示》重点字词梳理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考点练兵 阅读篇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美文欣赏 母亲河
- 《大自然的启示》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大自然的启示》重点字词意思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考点练兵 积累篇
- 《大自然的启示》写作指导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美文欣赏 中华民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