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将相和》“疑读讲品写”五步教案设计
《将相和》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课文是通过典型的事件和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领会和学习这一写作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本着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的宗旨,围绕课文教学重点,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步骤:
(一)疑
在正确读出课题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看着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纷纷提出:“将”是谁?“相”是谁?“将”、“相”为何失和?又怎样和好?……质疑以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愿望。在学生质疑时,
(二)读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去读课文。在阅读中识读生字新词,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明确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去掉上面板书中的问号,第一次完善板书。
(三)讲
要求学生讲讲三个小故事。既是复述的训练,又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为下一个教学环节作准备。三个小故事的复述指导由“扶”到“放”。具体做法如下:
“完璧归赵”:师生一起阅读故事,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共同列出提纲(小黑板上)。让学生边看提纲,边看课文插图进行复述。
“渑池会”:让学生自己阅读故事,列提纲,看提纲复述。
“负荆请罪”:让学生看课文插图,回想故事,进行创造性复述。
(四)品
一品人物特点。在复述故事后,追问:你觉得“将”、“相”各是怎样的人?让学生充分发言,师生评判,形成共识,第三次完善板书。
二品课文是如何体现人物特点的(这是整篇的教学重点,花时要多)。先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用笔划出文中能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并分别注明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然后进行交流。交流时随机进行品读,要求读出适当的语气,读出感情。
通过交流、品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廉颇、蔺相如的可贵,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渗透思想教育。
三品课文的写作方法。在前两品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本课的写作方法。
(五)写
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一次小练笔:写一个人物片断。要求选取一件典型的事,注意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一个特点。小练笔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真正掌握学到的写作方法,也使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
关于教学设计的三点说明:
1.把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即“读”),有利于加强指导,提高教学效益。
2.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较多。不要集中学习,可随课文识读理解,个别词语也可随课文进行说话训练。
3.教学时间为两课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好吃的西瓜
- 美丽的公园
- 我喜欢吃的西瓜
- 大树爷爷脱险记
- 雾
- 我喜欢吃的水果
- 我的“弟弟”
- 我喜欢吃的芒果
- 我喜欢你小兔
- 我和字典交朋友
- 我喜欢吃的水果
- 参观动物园
- 夏日的凤凰广场
- 大西瓜
- 好吃的西瓜
- 爵士鼓的魅力与价值
- 公交优先助推城市交通向大众化转型
- 探究中国器乐即兴之美
- 音乐教学与赏识教育
- 论现代音乐
- 浅析如何加强技术控制提升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
- 交通工程工地试验室的建立与管理
- 浅论加强交通重点工程一线职工思想工作
- 浅析《托斯卡》中男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
- 长三角道路运输稽查一体化分析
- 香港:交通规划超前
-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表演特质
- 关于如何运用音乐活动进行幼儿音乐教学
- 浅谈衙白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的技术控制
- 电教媒体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 《阳光》教学设计6
- 《阳光》教学设计14
- 《影子》教学设计2
- 《影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影子》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阳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阳光》教学设计5
- 《阳光》教学设计15
- 《阳光》教学设计8
- 《影子》教学设计4
- 《阳光》教学设计8
- 《影子》教学设计2
- 《影子》教学建议
- 《阳光》教学设计7
- 《影子》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