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人物的内心《半截蜡烛》
翻新时间:2015-12-14
走进人物的内心《半截蜡烛》
课文《半截蜡烛》(苏教版)描绘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紧张。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先来读读课文中的两个小片断: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蜡烛越烧越短,秘密即将暴露,伯诺德夫人的心情紧张到了极点。成功的心理描写渲染了可怕、恐怖、紧张的气氛。
那什么是心理描写呢?像课文中这样,直接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活动的方法,就叫做心理描写。
其实,我们也有许多同学在写作文时,能够刻画好人物的心理,敞开他们的心灵。下面请看黎黎同学写的《第一次播音》(片段),看看播音前的“我”:
今天就第一次播音了。屋子里只有我一个,不知怎么搞的,我忽然紧张起来。呀,这里真静啊,静得仿佛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我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能读好吗?千万要读好啊!”
这一段是心理活动的描写,是人物内心的真实独白:“忽然紧张”“七上八下”“我能读好吗”“千万要读好啊”等词句,生动细致地描述了一个刚刚走进播音室的小播音员的紧张心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六一儿童节学生代表发言稿
- 国庆节演讲稿
- 国旗下的演讲
- 小学生国旗下讲话演讲稿
- 六一儿童节学生代表发言稿
- 童年趣事
- 竞选护旗手
- 童年趣事
- 获奖感言发言稿
- 童年趣事
- 童年趣事
- 获奖发言
- 竞选学习委员发言稿
- 国旗下的演讲
- 国旗下的演讲 诚信伴我行
- 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艺术魅力
- 美洲刺绣样品:针线游离的艺术
- 幽默搞笑类短信的语言学分析
- 构建地方特色和优势响区域创新体系
- “反思十七年”与中国戏剧的当代发展
-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性的哲学阐释
- 古诗歌语言特点及其语言理解
- 亚里士多德:日常语言、科学语言和哲学语言
- 对艺术区现象研究
- 浅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 对艺术院校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艺术
- 规范艺术课堂教学提高艺术教学质量
- 关于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与和谐社会主义关系新探
- 历史性的推进
- 西安世园会标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1
- 《最大的“书”》 整体阅读感知
- 《最大的“书”》 重点问题探究
-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1
-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师语录
-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2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难点分析
-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相关介绍
-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2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2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