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1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德国人的残酷迫害。
【教学过程】
一、揭题,了解故事内容
1、导语:
同学们,晏子的能言善辩,使我们体会到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剧本。(板书:半截蜡烛),从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学生齐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了解故事内容:
⑴ 学生默读,了解故事内容。
⑵ 指名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二、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人物语言
1、过渡:
同学们,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那么,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
2、学生自读感悟,做批注。
3、同座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4、在交流贡献的过程中引导感悟人物语言:
⑴ 预设一:认为伯诺德大人贡献最大。
(因为当她看到德军点燃蜡烛时,急忙取出油灯,还说这灯亮些,准备把蜡烛换下来,从这里看出伯诺德夫人十分勇敢和机智……)
师: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你们认为伯诺德夫人当时说话应该是怎样的神情、语气?(轻松自然、镇定、不露马脚)。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师: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到伯诺德夫人多么机智勇敢,想演一演吗?那你可要好好地准备准备了,仔细揣摩一下她的动作、心理和表情。
(学生准备──指名演。)
老师做旁白,一名学生演。
表演得怎么样?同学们评价一下。
(“急忙”取油灯,吹蜡烛,但是在德军面前却是非常从容的。)
再演一次。学生读伯诺德夫人的心理活动,教师旁白,学生演。评价。
⑵ 预设二:杰克也有贡献。
(因为他想出了抱柴火这个办法,虽然没有实现,但一定是他这种勇敢的做法感染、带动了妹妹杰奎林,她也才会勇敢地和德军战斗。)
师:杰克的表现怎么样,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学生交流:(从他说的话“天真冷,……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看出杰克很聪明,他这么说德军不会怀疑他。从“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看出他十分镇定。)
师:让我们带着镇定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学生读)
⑶ 预设三:认为杰奎琳的贡献最大。
(因为是她将蜡烛拿走,保住了情报的。而且她很勇敢,很聪明。她说“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理由,还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让人觉得她真的很困的样子。杰奎琳选择了司令官,而没有选择中尉,因为从上文看出两个中尉都是很粗暴的人。说明她很聪明。她说“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和“和您聊天真有趣”这样的话可以得到德军司令的喜爱,就不会刁难她。说明她很机智。)
师:你们觉得杰奎琳的话该怎样读呢?
学生交流看法。(天真、纯洁。)
师:大家试着读一读。(自读、指名读、评读、再读。)
师小结:保住情报站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杰奎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师小结:是啊,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困境,甚至可以挽救一个家庭,拯救一个国家。(电脑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
师:学完了课文,你想说什么?
三、初步体会剧本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
1、导语:
跟你读过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比较比较,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学生默读思考:
同桌同学交流着法。
3、全班交流:
(主要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内容。对话之前一般有个括号,提示这个人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情,或者说明他们当时正在干什么或当时的情景。)
师:是啊,剧本就是通过人物对话和提示语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的。这样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且领略到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希望大家回家后找些剧本来读一读。(为学生推荐《日出》《雷雨》等经典之作。)
四、作业
1、讲述《半截蜡烛》的故事。
2、小组合作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3、阅读其他剧本,感悟人物语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活泼的小女孩
- 妈妈的爱是大海
- 美丽的校园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趣事
- 期盼
- 我喜爱的小吃
- 快乐交响曲
- 邻居家的小弟弟
- 第一次放风筝
- 保护青蛙
- 未来的米格—38
- 一次特别的报道
- 笔袋“TWEETY”的自述
- 我家的小金鱼
- 中央情报局和文化冷战
-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探析
- 城市轨道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与体系结构设计
- 现实主义理论及其超越
- 城市地铁大断面隧道中洞法、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技术
- 基于初步危害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分析
-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安全评估与认证体系研究
- 政府形象建设的政治学思考
- 正当性与证成性:道德评价国家的两条进路?
- 上海地铁M8线复兴路~淮海路站区间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技术
- 政治的认知方式——政治现象描述与政治精神省察
- 城市轨道交通中的信息融合应用
- 西安市地铁沿线土地开发利用探讨
- 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及投资控制
- 上海市轨道交通5号线排水出路的设计研究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4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9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1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8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7
- 《乌鸦喝水》说课设计1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6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5
- 《司马光》教案一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三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0
- 《乌鸦喝水》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