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0
《梅花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二)指导朗读。
二、教学重点、难点
自学并掌握18个生字。
三、教学过程
(一)利用录像,引入新课。
1.大家边看录像,边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称梅花为君子,人们为什么深深地喜爱这种花呢?
2.大家来读一读你了解的情况。
3.“梅花香自苦寒来”,她是万花中最有骨气,最有品格,最高贵的花。因此与兰花、竹、莲花并称“四君子”。打开书,预习生字。
(二)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写出不认识的字。
凋
缕
芳
吁
耍
训
斥
脾
罕
藤
愈
凌
秉
飕
撩
梳
衰
绢
侨
眷
2.指名给这些字加上拼音。
3.让学生读拼音节。
4.正音、正字。
凋字,可以用旧字换一部分的方法记住它的字形,并注意与形近字比较加强记忆和理解。如碉堡的碉与凋是形近字,只是部首不同。
缕lǔ,韵母不能写成u。
耍字上面是而且的而,与要有区别。
脾气的右旁卑是8画,笔顺是白卑。
罕字是上下结构“”加个干净的“干”。
秉字的部首是禾。
衰字是上中下结构,记字时可想到把衣服的衣字拉开,中间插入一个“”,读shu1i。
眷ju4n,查目字底。可与卷相比较。
(三)理解词语。
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秉”字为例:“秉”在课文中组成新词是“秉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以用换词法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读带有“秉性”的这句话,考虑可以用哪一个词替换。用性格可以。进而联系生活实际造句:爸爸的秉性忠烈刚直。换词:爸爸的性格忠烈刚直。句意不变。可见,“秉性”一词指性格。
3.查字典理解其它词语。
4.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
飘泊——文中比喻职业生活不稳定,东奔西走。
颇负盛名——颇,很,相当。名气很大。
幽芳——香气清淡而芬芳。
古董——古代传下来的文物,很贵重。
玷污——使之有污点。
希罕——少见的,不常有的。
眷恋——顾念,爱恋。
5.读读这些词语。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
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4.教师指导读难句。
(1)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抵d!
愈y)
欺q9
前两个“愈”应读得慢些,低沉一些,为表现恶劣的自然环境。
后两个“愈”应读得高些,坚定一些,为表现梅花毫不畏惧的精神。
(2)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这一排比短语,要读出气势来,“最”字要重读。
(3)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语速稍慢,应读得深沉、坚定,突出“多少”、“怎样”“顶天立地”“不肯”等词语。
5.再练练难句的朗读。
(五)作业:
抄词、读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愉快的春游
- 迪斯尼乐园
- 塔山游
- 游万花园
- 这儿真美
- 家乡的高山台
- 绍兴的蝙蝠洞
- 照片上的故事
- 家乡的人民广场
- 参观维达纸厂
- 这儿真美
- 这儿真美
- 上海科技馆
- 上海外滩
- 美丽的学校——遂城一小
- 试论就业导向下中职园艺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
- 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主体意识的培养
-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和中国的对策(1)
- 浅论崇教思想与中华武术的发展
- 基于就业导向的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日本对华ODA政策变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
- 试谈就业导向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浅论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课程设置改革
- 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榜样激励
- 全职妈妈对婴幼儿成长的利与弊
- 浅谈投资组合理论对我国保险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
- 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 美国的债务经济和全球经济失衡(1)
- 我国股指期货价格与股票价格的关联性研究
- 浅谈中国成人教育的展望与选择
- 《长相思》教学设计
- 《秋思》教学设计
-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 《泊船瓜洲》说课设计
- 《秋思》教学设计
-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 《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 《长相思》教学设计
- 《古诗词三首》教学简案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部分)
- 《古诗词三首》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