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2、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解放军的一个连队,至今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每天早晨点名时,连长喊“马宝玉、葛振林……”一片肃静,没有人应声,直到点到第六名战士的姓名时,才有人答“到”。原来,这个英雄连队的五位战士,在抗日战争中曾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颂歌。
(出示课件并板题。)
二、初读感知课文
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讲述这件事的?
(学生说,教师板画。)
三、讲读重点段落
课文中讲到战士们几次完成掩护任务,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哪一次作为重点来写?
学习一、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以较快速度默读描写第一次完成任务的段落(一、二段),画出令自己最感动的句子,说说你从句子中知道了什么?并想想文中是抓住人物的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用不同符号标出(动作●、神态△、语言~、心理_)。
2、读后学生自由汇报。
3、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勇敢、机智、沉着不慌张,也看到了对日寇的强烈愤恨。课文是通过什么对人物进行描写来具体表现他们机智勇敢的?
(动作、神态,抓特点进行描写。)
板书:
机智勇敢。
4、小结:
不错,五位壮士正是带着对人民的热爱,对侵略者的愤恨,机智勇敢地进行着战斗。那么他们掩护任务完成了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5、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把五壮士的机智勇敢和对侵略者的愤恨体现出来。
学习第三自然段:
1、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此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请大家分析一下,在这两条路分别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较快地阅读第三自然段并自由发言。
2、课件出示,重点分析:
⑴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_____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斩钉截铁”的意思是_____。这个句子表现了五壮士保护_____、歼灭_____的坚定不移的_____和勇于自我_____的崇高精神。)
⑵ 战士们热血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战士们除了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还知道什么?)
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以较快速度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五壮士在狼牙山主峰是怎样英勇歼敌的?边读边想像,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并把最令你感动的句子画出来,说说你从句子中知道了什么?
2、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3、课件出示,重点分析: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石头像雹子一样”是把___比___。形容砸向敌人的石头像__一样多。)他们都怀着对敌人的仇恨和对人民的热爱,所以石子砸下去又多又快又狠。充分体现壮士们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中华民族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慨。
4、齐读第四、五自然段,有感情地把五位壮士与敌人顽强战斗的的精神读出来。
板书:
顽强战斗。
学习第六至九自然段:
1、课件出示,指名读: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主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的方向。
⑴ “屹立”原形容什么?在文中形容什么?
⑵ 课件出示:
这幅画面就是五壮士英勇跳崖前的样子,观察图中人物,你从他们的神态中看出了什么?
⑶ 想想,五壮士心里在说些什么?
2、课件出示: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喜悦。
想像:
他们____地看着爬上来的敌人,____地想:________。他们____地对敌人喊着:________!
3、有感情朗读第五段,五壮士是怎样跳崖的?什么叫“相继”?五壮士用他们的行动证明了什么?
学习第十自然段:
1、是什么“气壮山河”、“惊天动地”?请同学们起立,齐读这壮烈豪迈的口号声,让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在这里响起。
2、五壮士壮烈牺牲了:
板书:
壮烈牺牲。
此时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总结全文
1、课文记叙了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同敌人血战到底、英勇跳崖的故事。歌颂了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祖国解放,民族解放壮烈献身的崇高精神。
2、课题引申:
课题《狼牙山五壮士》的“壮士”指什么样的战士?从课文中哪几段中可以看出来?这几段写得详还是略?主要是抓住人物的哪几方面描写?其余几段呢?为什么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我们要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方法。
五、拓展知识
你们想知道五位壮士跳崖后结果怎样吗?请看有关资料。
六、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描写跳崖的部分;摘抄最令你感动的句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发现了我们班的小偷
- 秋天的家乡
- 我家的猫
- 畅游魔仙堡
- 童话世界九寨沟
- “都江堰建”导游词
- 我的发现
- “大足石刻”导游词
- 游览长城导游词
- 开平碉楼导游词
- 丽江古城导游词
- 活泼可爱的小金鱼
- 未来的宇宙探测飞船
- 我家的淘气猫
- 苏州园林导游词
- 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预防的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 诉讼标的浅议_法学理论论文(1)
- 关于银行协助执行法律问题的探析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职务犯罪若干问题浅析_法学理论论文(1)
- 消费者知情权浅析_法学理论论文(1)
- 债权人代位权的性质及适用_法学理论论文(1)
- 完善我国政府采购法的构想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法治与德治_法学理论论文(1)
- 计算机犯罪初探_法学理论论文(1)
- 谈会计法在财务管理中的监督效力_法学理论论文(1)
- 中国法律理念的现代化(下)_法学理论论文(1)
- 中国法律理念的现代化(上)_法学理论论文(1)
- 对乡村公众法律意识教育的初步探讨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不确定性对法律的基本建设作用_法学理论论文(1)
- 法治是社会主义的底线_法学理论论文(1)
- 《邓小平爷爷植树》考点练兵
- 《看电视》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春天的故事》
- 《看电视》重点句品读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三)
-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实事求是小故事
-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勤俭节约小故事
- 《看电视》重难点分析
- 《笋芽儿》之老师语录
- 《看电视》重点字词意思
- 《胖乎乎的小手》老师语录
- 《看电视》作者简介
- 《看电视》老师语录
- 《看电视》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看电视》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