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一、朗读感受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2、出示文章第一句话: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
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小作者,你会怎样朗读这句话?
(兴奋,激动,平静,轻松。)
3、朗读妈妈的评价:
出示:
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
4、朗读父亲的评价:
出示: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二、讨论评价
1、这首诗到底怎么样?
出示:
几年后,当我再拿出那首诗看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
2、母亲不会看诗吗?真的认为这首诗好吗?她为什么如此赞赏?
出示:
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3、那么父亲就不爱自己的孩子吗?他为什么如此严厉地批评?
出示:
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
你如何理解父亲的这句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出示:
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如果父亲不爱我,或我真是不是写诗的料,父亲会怎么说?
三、深层感悟
1、我当时是如何看待父亲和母亲的评价的?其实我更看重谁的评价?
几年以后,我又是如何看待父亲和母亲的评价的?
2、出示:
“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到段尾。”
3、讨论:
如果只有母亲的鼓励赞美,结果会怎么样?
(被宠坏,骄傲自在,成为糟糕的诗人,写一堆糟糕的诗。)
4、如果只有父亲的严厉的批评,会怎么样?
(丧失兴趣,天才可能就此被扼杀。)
5、如果有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批评,但父亲不是作家,又会怎么样?
(光有批评是不够的,更多重要的是指导。鼓励加上指导更多好。)
6、我最后成为一个作家,是否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也就是说我是否真有成为作家的天赋或才华?
(七岁写了第一首诗,十二岁写了短篇小说,遗传。)
四、升华体验
1、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幸运,只有赏识或只有批评,你愿意选择哪一种?
如果我们心灵脆弱,那么应该选择赞赏,多多得到鼓励。如果我们足够的坚强,那么不妨接受风雨的洗礼。每个人都爱听赞美的话,能从批评的声音中得到收益,是很不容易的。
2、赠言:
对于我们的成长,阳光和风雨同等重要。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抢凳子
- 我与祖国
- 妈妈的眼睛
- 白兔
- 小乌龟
- 爱的教育读后感
- 向日葵
- 我家的小鹅
- 我的花花
- 小乌龟
- 护蛋行动
- 台灯
- 吹牛大王历险记读后感
- 聆听,长辈们讲以前的事
- 电脑
- 对当前地方财政突出问题的若干思考
- 创新公共财政监督机制
- 论公共财政运行新机制的建立
- 强化财政职能,促进“两个提高”
- 我国财政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
- 如何认识公共财政的框架
- 集贸税收一道亟需破解的难题
- 关于推进税务系统依法治税进程的措施和建议
- 社会保险税模式设计的若干问题
-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流失问题及其对策
- 强化税收宣传改善税收环境
- 浅谈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完善内部财务制度的必要性
- 观调控的制度基础与政策边界分析
- 公共财政再分析
-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监督初探
- 《小英雄雨来》
-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 《草原》教案
-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 《鲸》教案
- 《金色的鱼钩》教案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 《小英雄雨来》教案
- 《蟋蟀的住宅》教案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 《桂花雨》教学设计
-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 《少年闰土》教案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