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的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
2、了解课文中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的具体内容,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的具体内容,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
【教具学具】
自制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
1、听写词语:
开辟、收获、榨油、体面、可惜、居然、爱慕、茅亭。
2、板书:
毛主席在花山
3、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4、这篇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情?
二、进一步自学,深入理解课文
1、用小黑板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⑴ 毛主席交给警卫员哪几项任务?
⑵ “碾米”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毛主席是怎样处理这件事的?
⑶ 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样说服警卫员的?
⑷ 毛主席“夜以继日的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可他为什么还为“碾米”“送茶”这些小事操心?
⑸ 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学生按自学思考题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同学按自学思考题讨论交流。
三、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按自学思考题逐题讨论
1、毛主席交给警卫员哪几项任务?
毛主席交给警卫员两项任务:
一是“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
二是“把这筒茶叶交给炊事员,让他每天这个时候沏一桶茶水,你负责给碾米的群众送去。”
2、“碾米”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毛主席是怎样处理这件事的?警卫员为了不影响毛主席的工作,请乡亲们到别处去碾米。
3、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样说服警卫员的?
毛主席说服警卫员时,一共讲了三层意思。一事进行革命战争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而是“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
4、毛主席为什么要为“碾米”“送茶”这种小事操心?
毛主席时时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着想。虽然他工作很繁忙,但他时刻不忘群众。课文通过“碾米”“送茶”这两件事,表现了毛主席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坚持同群众同甘共苦的崇高的思想品质。这也正是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5、你怎样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最后一句话说明老人还没有认出毛主席来,但是他可能看到过不少类似的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的八路军或解放军的领导干部,所以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也说明毛主席及其率领的革命干部已经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已经深得人心了。
三、练习分清课文的主次
课文的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
碾米、送茶和替母女俩推碾子是主要内容。这些内容突出了毛主席关心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的思想品质。毛主席夜以继日的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是次要的内容,课文中一带而过。
四、通过对“毛主席在花山”的学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预习“读写例话”。
【板书设计】
28、毛主席在花山
碾米 关心群众
送茶 依靠群众
推碾 同甘共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神奇的魔棒
- 焰火晚会
- 我身边的“活雷锋”
- 养蚕记
- 施州大桥
- 今年的森林运动会
- 古剑山
- 聪明的小兔子
- 不能让地球妈妈再哭泣
- 我变成了小人国的成员
- 第一次洗碗
- 温暖的妈咪
- 神奇的镜子
- 跳长绳
- 我的痛苦
- 刑事法“八议”(3)刑法论文(1)
- 端午节的手工活
- 检察官自主退庭法律后果论
- 刑事法“八议”(6)刑法论文(1)
- 2013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状况(2)刑法论文
- 刑事法“八议”(5)刑法论文(1)
- 实质竞合的科刑(3)刑法论文(1)
-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17)刑法论文(1)
- 端午祭=端午节?
- 非常事件中的权力策略
- 从韩国江陵端午祭管窥中国端午节文化现状
-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15)刑法论文(1)
- 体育文化 视觉文化 视觉体育文化
- 检察官自主退庭法律后果论
-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13)刑法论文(1)
- 《翠鸟》导读
- 《荷花》的教学设计
- 《荷花》第一课时
- 《找骆驼》教学设计之二
- 《女娲补天》教学札记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 《一面》
- 《翠鸟》
- 《赵州桥》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 《女娲补天》综合资料
-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 《荷花》
- 《赵州桥》课堂教学评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