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作家毕淑敏的资料,阅读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文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
先复习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对乌塔的敬佩之情。
2、谈话导入:
在中国有位著名女作家,她为了锻炼儿子学会看病,竟然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作家写的这个故事。
3、揭示课题。
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1、用卡片认读十二个生字。
2、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
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⑴ 说说你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⑵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⑶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
(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看法等等。)
四、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1、各自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3、全班讨论:
⑴ 你从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
(交流中读有关语句。)
⑵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交流后就读有关句子。)
五、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朗读课文。
3、说说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六、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总结: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2、拓展:
⑴ 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母爱或父爱吗?
⑵ 你看见过独自面对生活、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孩子吗?或你读过哪些这样的故事?
七、作业
课后,请同学自己参加一次磨炼自己意志活动,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作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由蜜蜂采蜜想到的
- 小狗
- 钓鱼
- 可爱的小白兔
- 课间十分钟
- 下象棋
- 第一堂课
- 太阳
- 庞祖骞趣事
- 母亲节
- 大象
- 欢庆六一
- 给蜗牛找家
- 老鹰捉小鸡
- 紫草花
- 对于学生素质的音乐教学探究
- 重视幼儿音乐教育培养音乐人才
- 行政机关绩效审计研究(1)
- 轨道交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无锡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 深圳地铁三号线GPS平面控制网建立及精度分析
- 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
- 城市轨道交通联合开发策略的应用研究
- 流行音乐的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
- 算准减值准备,平衡净利润(1)
- 俄罗斯艺术歌曲的起源
- 浅埋暗挖隧道下穿高梁桥施工方案分析
- 论新潮音乐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 平壤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及其启迪
- 关于建立审计员制度的思考(1)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赏析
-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一
- 《泉水》教学实例与评析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二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一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实例与评析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二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二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三
- 《葡萄沟》教学设计一
- 《泉水》教学设计二
- 《小鹿的玫瑰花》课堂实录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