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4

《月光曲》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的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3、学习生字新词,会用“幽静”“陶醉”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领会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的心情。

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事?

2、出示贝多芬画像,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出生于1770年,1827年逝世。他从小就表现非凡的音乐才华,十岁举行公开音乐会,十二岁开始作曲。他生活在封建统治最黑暗的年代,家境贫寒,受尽磨难,对劳动人民十分同情,对专制暴政无比憎恨。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举世闻名的音乐作品,《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

3、什么是“传说”(民间流传的说法)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讲关于《月光曲》的传说的?(第二自然段到课文结束)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应该怎样分?

4、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读音。

二、初步理解传说部分的内容

1、默读第部分,想一想:

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个曲子,是哪几首?

2、学生默读思考后讨论:

⑴ 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个曲子?

(弹了两首曲子。)

⑵ 这两首曲子分别是什么?

(第一首是盲姑娘想要学的贝多芬谱写的曲子。第二首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⑶ 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讲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从哪儿到哪讲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的?

(二至七自然段讲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八自然段到最后写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

三、深入理解贝多芬第一次为盲姑娘弹曲子的内容

1、指名学生朗读二到七自然段,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地方。理解几个词语:

幽静、入场券、陌生、纯熟。

教师介绍莱茵河是欧洲的大河之一,流经好几个国家,包括德国。

2、贝多芬是人民喜爱的音乐家,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他到各地旅行演出,甚至来到一个小镇上。盲姑娘也在弹他的曲子,而且因不能直接听到贝多芬自己的弹奏感到深深的遗憾。)

3、盲姑娘一家很穷,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他们住在一所茅屋里,兄妹俩相依为命。哥哥是个皮鞋匠,妹妹是个瞎子。他们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

4、姑娘为什么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

(姑娘很懂事,她听出哥哥话中不安的意思,能体谅哥哥的难处,所以反过来安慰哥哥,把自己想听音乐会的强烈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从这里可以看出兄妹俩互相贴,这种感情非常珍贵,十分感人。)

5、盲姑娘不但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她看不见乐谱只是别人弹过几遍,就能弹贝多芬的曲子,尽管断断续续,很不熟练,却是很不容易的。贝多芬自己弹起来,她立刻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熟啊!感情多深哪!“并且由此猜出了弹琴的人正是贝多芬本人。这说明她具有音乐才能。贝多芬也深深地为自己能在穷人中有这样的知音而感动,正是种激情促使他创作了《月光曲》。 )

6、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到七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用生字卡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朗读课文一至七自然段。提问: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了一曲又弹了一曲?

二、深入学习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部分

1、指名朗读八至十自然段,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贝多芬看到了什么?

(月光从窗户照进黑暗的屋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凄清、幽静,就在这样的气氛中,穷兄妹俩站在他的身旁。)

2、贝多芬弹的是什么?他弹的和他看到的有什么关系?皮鞋匠听着琴声,好像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他好像看到了在大海的水天相接处,月亮升起来了。海面上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乐曲使他产生了联想。开始,音乐可能是徐缓的,使人联想到月亮升高,穿过微云。再后来,音乐可能高昂激越,使人联想到月光下风起浪涌。)

3、皮鞋匠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

4、为什么兄妹俩没有及时发现贝多芬的离去?(他们完全沉浸在音乐中了。)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和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也给自己带来了一次意外的创作收获。

三、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1、在“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按起琴键来”这一段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引起的联想。

2、在“皮鞋匠静静地听着……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一段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引起的联想。盲姑娘脸上的表情是看到的实在事物,“他仿佛也看到了……”是他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产生的联想。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朗读指导。

4、请学生试背最后三个自然段。

四、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五、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月光曲

贝多芬 盲姑娘 知音

弹奏 想听 感动

再弹 入神 动情

记录本 陶醉 激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温暖与爱心
同学
看烟花
我当哥哥了
眼睛找朋友
快开学了
大熊猫的故事
秋天的果园
热闹的新年
有趣的堆雪人
校运会
我的收获
一场精彩的比赛
未来的文具盒
我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
试析大学英语自主教学模式下实现教师自主的必要性
浅析旅游行业现状谈旅游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浅谈教育叙事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自主教学模式探究
浅论高校内部学生管理制度执行中的学生权利保障
浅论高校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及其达成
再论大学生的道德培养问题
试论高校新闻教育中的职业道德培养
浅析建设三级重点学科,全面提升学科实力
试谈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其对策
试谈高校图书资料的文化价值
论析地方高校教师自我导向发展模式的有效构建
论析反思性教学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高校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的冲突及其平衡
高校学生体育伤害的法律责任探究
关于学校体育伤害原因及责任归属
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的诗
《乡愁》教学实录
戴望舒简介
《我用残损的手掌》学习指导
《我用残损的手掌》难句解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学习思路
《乡愁》教学反思
《我用残损的手掌》有关资料
《乡愁》课堂实录
《我用残损的手掌》疑难解析
《戴望舒传》:戴望舒的传奇人生
《我用残损的手掌》透视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我爱这土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