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3
10、社戏(1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篇叙事有详有略和生动描写农家少年形象,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
2.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
教学设想
本篇用第一人称叙写幼年的“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故事。叙事有详有略,主要叙写夜晚航船去赵庄看戏。写得曲折生动,展现出幅幅农村生活画面,描写出一群淳朴善良、好客能干的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出对那段生活的怀念和对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引导学生体会本篇的这些特点,完成教学目的。
本篇语言朴实准确,很有表现力量。引导学生把关键语句表现力量的分析,统一于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当中,体会其艺术魅力,培养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篇侧重叙事,写的是农家少年的群体。引导学生在分析故事情节中分析“我”和农家少年,体会人物的感情、性格。
本篇安排三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 一 课 时
教学重点 :本篇的结构层次,“我”在平桥村的得到优待和一般乐事。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写人有详有略的《分马》,引出叙事有详有略的《社戏》(板书课题)。
2.要求学生阅读预习提示的一、二两段,初步了解本篇;参看注释阅读课文、理解词义、句意、全篇大意。
3.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归)省:xǐng 行辈:hángbèi
惮:dàn 絮叨:xùdao
怠(慢):dài 撺掇:cuānduo
凫(水):fǘ 潺潺:chánchán
(歌)吹:chuī 蕴藻:yùnzǎo
(家)眷:juàn 皎(洁):jiǎo
漂渺:piāomiǎo 纠葛:jiūgé
4.指定学生二人朗读课文。
前一人读至“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要求读音准确,缓急得当。
5.引导学生理清结构层次。
(1)本篇主要叙写什么事件?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主要叙写“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时,夜晚航船去赵庄看戏。
(2)依据故事的发展,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却全都嘲笑起来了”,写小住平桥村的得到优待和一般乐事;第二部分,从“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到“各自回去了”,写夜晚航船去赵庄看戏的全过程;第三部分,从“第二天”到篇末,写看戏次日的情形。
(3)依据情节的发展,第二部分又可为几层,各写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以分为四层:部分开头至“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为第一层,写去看戏前的波折;从“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到“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为第二层,写去看戏途中的情景;从“最惹眼的是”到“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为第三层,写在赵庄看戏的情形;从“月还没有落”到“各自回去了”为第四层,写看戏归来的情形。
6.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部分(板书:平桥村的得到优待和一般乐事)。
(1)“我”是在什么时令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这还未当家的已嫁女儿的一般情况;“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母亲的情况不同于上述的已嫁女儿,“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清明扫墓完毕之后的天数,可能多,也可能少,“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当在春末夏初的时令,所以能够看到“春赛”、社戏,吃到罗汉豆。
(2)平桥村是怎样一个村庄?“我”在平桥村得到了什么样的待遇?表明了村民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平桥村近海临河,“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是一个劳动人民住居的环境优美的小村庄。“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村民们因为“我”的到来,特地“许可”自己的孩子“减少工作”,“伴我来游戏”,热情好客,十分优待“我”这个小客人(板书:村中居民热情好客)。而且他们不拘礼教,“我们”偶尔吵闹起来,打了辈分很高、应该称之为“太公”的小朋友,也没有人想到这是“犯上”,风尚淳朴(板书:风尚淳朴)。
(3)“我”在平桥村总有哪些乐事?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我们”每天大都掘蚯蚓,穿钓钩,“伏在河沿上去钓虾”,“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照例”,表明钓得的虾总归“我吃”,已成定例,小朋友们也都热情好客,十分优待“我”这个小客人。“我”看着在清澈的河水中,呆子似的虾“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钓尖送到嘴里去”,被钓上来,自然乐趣甚浓;吃着自己和小朋友一起钓来的虾,更会甜在心里。
“我们”还常一同去放牛。黄牛水牛都“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诗经,“全都嘲笑起来了”。这嘲笑是善意的,实际是鼓励“我”大胆些,勇敢些。“我”怕牛,还因此而被嘲笑,却还跟着去放牛,哪怕去了也只是“远远地跟着,站着”,是多么愿意和这些小朋友在一起,在这放牛被嘲当中,更表现出彼此的亲密。“我”跟着小朋友放牛,也自有一种很浓的乐趣(板书:少年相伴钓虾放牛 乐趣甚浓)。
(4)本篇题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写这些小住平桥村的一般乐事,既多方面地表现出那段生活的乐趣,使作品内容丰富,具有生活实感(板书:多方表现乐趣);更由于这里写了钓虾、放牛这两件乐事,第二部分开头的“至于我在那里的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就与之构成递进兼有转折的关系。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去看戏”自更乐趣无穷。这样,就为写最大乐事的去看戏作了铺垫,吸引读者去领略那去看戏的叙写(板书:铺垫赵庄看戏)。
布置作业
进一步体会第一部分的表现力量和在全篇中的作用;预习第二部分,准备下节课进行分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UFO的真相
- 读《匆匆》有感
- 奋战百天争当优秀毕业生
-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 宠物世界
- 窗和绣花鞋
- 紧张的十分钟
- 绿魂
- 我爱画画
- 月饼的故事
- 怎一个“累”字了得?
- 无题
- 考试怎样才能雨过天晴
- 看《鲁滨孙漂流记》观后感
- 悠悠母校情
- 因狭义无权代理所订合同之法律后果
- 浅谈语文课的阅读教学
- 试论求偿权的适用
-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 简析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
- 无因管理的构成及管理人的权利
- 物权法讨论之己见 居住权的规定有无必要?
- 基于精明增长的广西沿海城市整合与协调发展(1)论文
- 关于满城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1)论文
- 浅谈青岛海上休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论文
- 简述历史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
- 浅论遵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1)论文
-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 关于新课标下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 论信托财产
- 《那树》有关资料
- 对联与补题齐飞,阅读共品味一色──《谈生命》课堂教学实录
- 《谈生命》教学反思
- 脚印
- 《谈生命》一课的教学感受
- 就算痛苦也要感谢生命──《谈生命》教学反思
- 王鼎均介绍
- 《谈生命》课堂实录及评点
- 王鼎均散文选读
- 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谈生命》一类的散文
-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 《谈生命》教学反思
- 始终如“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
- 我的教改初见成效!──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初探
- 最美和最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