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课 题:《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
课 型:新授课
研究课题: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土地的誓言》是东北作家端木蕻良写于1941年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强烈思念之情。调子是悲怆的。
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根本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但他们有着朴素的情感,也有丰富敏感的心灵。教学中应努力唤起其内心的情感,进入情境学习。
对于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作者,通常由教师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在21世纪的信息社会,网络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我们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本课将实验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当堂检索。
教学创意:
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指导,自主获取知识,扩展课堂教学;配以音乐感染学生。
教学结构:
情境导入 ——整体感知——品味精彩语句——扩展思考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2、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仪器与媒体:投影仪、计算机lanstar教学软件、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与方法:
一、情境导入
1、导语
2、学生上网检索有关背景和作者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2、学生自读
三、品读精彩语句
1、学生朗读并互相评价
2、揣摩特殊词语的用法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2)请再看这样一个句子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
(3)学生讨论后学法总结指导
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从以下两方面求解:
A、明确该词的本意;
B、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含义。
四、扩展思考
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
五、布置作业 (播放《松花江上》)
“九一八真的成为历史了吗?”以此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可以网上检索有关资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增强全民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感
- 快乐的星期天
- 她真值得我学习
- 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
- 找回自信
- “网虫”猪八戒
- 航标
- 对牙齿.舌头的审判
- 抽屉里的秘密
- 新世纪糖果
- 我会电脑
- 参观东莞科技馆有感
- 神奇的钻石戒指
- 一节班会
- 我的校园生活
- 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准则最新发展与启示(1)
- 浅谈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转变(1)
- 美国环境审计的的几点启示(1)
- 论现代汉语的类词缀(1)
- 浅论高中语文诗词中“月”的意象
- 从《中国文法要略》中的“起词、止词、补词”谈起(1)
- “澳大利亚飞镖”及其审计鉴别技术(1)
- 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分析
- 印度政府审计中的公共投资项目审计(1)
- 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理念的发展及启示(1)
- 从X-阶标理论对小句的分析看小句中枢说(1)
- 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特征及评估(1)
- 德国社会保险审计简介(1)
- 现代汉语语义场分析初探
- 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审计初探(1)
- 《生物入侵者》多音字辨析
- 《生物入侵者》问题探究
-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 《生物入侵者》词义辨析
- 《生物入侵者》重难点突破
- 《生物入侵者》典型例析
- 《生物入侵者》词语解释
-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 《生物入侵者》审美鉴赏
-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 《生物入侵者》语法修辞
- 《生物入侵者》基础知识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