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课 题:《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
课 型:新授课
研究课题: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土地的誓言》是东北作家端木蕻良写于1941年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强烈思念之情。调子是悲怆的。
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根本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但他们有着朴素的情感,也有丰富敏感的心灵。教学中应努力唤起其内心的情感,进入情境学习。
对于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作者,通常由教师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在21世纪的信息社会,网络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我们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本课将实验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当堂检索。
教学创意:
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指导,自主获取知识,扩展课堂教学;配以音乐感染学生。
教学结构:
情境导入 ——整体感知——品味精彩语句——扩展思考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2、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仪器与媒体:投影仪、计算机lanstar教学软件、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与方法:
一、情境导入
1、导语
2、学生上网检索有关背景和作者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2、学生自读
三、品读精彩语句
1、学生朗读并互相评价
2、揣摩特殊词语的用法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2)请再看这样一个句子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
(3)学生讨论后学法总结指导
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从以下两方面求解:
A、明确该词的本意;
B、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含义。
四、扩展思考
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
五、布置作业 (播放《松花江上》)
“九一八真的成为历史了吗?”以此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可以网上检索有关资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天的色彩
- 假如
- 西瓜
- 海狮表演
- 街灯
- 坐车
-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 下雨了
- 奇了怪了
- 足球把鸡蛋砸烂了
- 搓“猫耳朵”
- 夜晚的江滨公园
- 开心的一天
- 这学期的总结
- 我的一家
- 谈夫妻忠实义务的违反(1)论文
- 浅谈权利视角下的民事执行权改革(1)论文
- 探析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立法构想(1)论文
- 论新媒体浪潮下电视包装的发展趋势
- 商标保护与改善城市投资环境(1)论文
- 探析中西方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 浅探维修义务是否受租赁物毁损原因的影响(1)论文
- 从植入到融入。广告在影视中的存在之道
- 谈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1)论文
- 浅析我国夫妻财产制度及其完善(1)论文
- 论我国侵权法上危险责任制度的完善(1)论文
- 论海岩剧的情节构成
- 浅析雇主不当解雇雇员的赔偿责任(1)论文
- 探析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现状及完善(1)论文
- 关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法律机制完善的思考(1)论文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 《阳光》教学建议
- 《静夜思》教学建议
- 《静夜思》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小小的船》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8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5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6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 《静夜思》教学设计8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静夜思》教学设计7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