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诞生过无数著名的传世名作。而古代小说又是其中最灿烂的一个部分,大家知道哪些古代小说呢?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品都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古代小说的源头在哪里?六朝时期风行一时的笔记体小说就是古典小说的摇篮。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世说新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通过本次学习希望大家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学习一些摹景状物、刻画人物的手法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3、学习古人机智、诚实等美德
一、 疏通句篇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分正确停顿。(自读过程中有疑问则举手提出)2、 请学生试读课文3、 教师范读4、 学生齐读
二、 理解文义、探究深层含义1、 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句意、文意(如有不懂的地方可由全班讨论)2、 请大家在讨论时注意下列句子中的词(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地(2) 空中撒盐差可拟 拟:比,比拟(3) 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
(4)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期:约定 乃:才(5)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期:约会,约定。 委:舍弃。(6) 元丘入门不顾顾:回头看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是有礼貌的称呼对方;“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词)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 提问:大家对于课文有没有什么疑问?(引入下面的问题)(1) 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轻松,温馨)从哪里看出来?(内集,欣然,大笑)(2) “公大笑”一句中省略了谢安的话,如果你是谢安,你会说出什么话来?为什么把雪比作“柳絮因风起”比“撒盐空中”好?(前者较有韵味)(3) 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4) 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暴躁、易怒)(5) 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6) 让学生表演这篇的情景。(7) 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来。4、 总结:全文以寥寥数笔,就将当时的环境和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他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凝炼生动的语言,点出了人物与环境的特点,使之跃然纸上。
三、 拓展延伸1、 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种写作手法,我们先看看苏轼的两首词,都与飞雪有关,都表达了思念之情。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这两首词把景色和人物情感交织在一起,大家能不能想一些恰当的比喻来形容不同的雪景。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 :“吾(于)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为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1) 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的内容。(2) 陈季方真的不知道自己父亲有无功德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The World Expo in 2010
- An Accident
- The Shanghai World Expo(上海世博会)
- Shanghai Museum
- 一轴四馆
- Summer Vacation
- My Motto
- Bikes or Cars
- 如果我是世博会的志愿者
- Health or Wealth
- what do you think of Internet
- ard to The Teacher
- my pet cat
- father is a gentle man
- 城市最佳实践区
- 桑干河朔州段河道整治思路探讨
- 东江水电站3号机减振增容改造及效益分析
- 挡土墙、排水沟施工工艺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填表说明与示例
- 土石坝施工机械的配置
- 三湾水库回水计算
- 砂浆砌石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 三岔乡陈村供水工程实施方案
- 浅谈地基加固—无外填料振冲施工的监理
- 怎样看待地矿、水利类毕业生就业前景
- 临时码头施工方案
- 浅谈黄河工程建设监理目标控制
- 城市供水管网维护抢修工作探讨
- 水利水电工程高空作业要求
- 水库工程监理细则之七—安全文明施工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四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一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雷锋精神的意义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二)
- 《我不是最弱小的》随堂练习-----提高篇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一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二
- 《我不是最弱小的》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我不是最弱小的》写作指导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之相关新闻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整体阅读感知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考点练习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三
- 《我不是最弱小的》之老师语录
- 《我不是最弱小的》重点问题探究